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农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病是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一直困扰着养殖场。为了将复杂的猪病简单化,现将其划分为繁殖障碍类疾病、消化道类疾病以及呼吸道类疾病。这三大问题直接表现就是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从我国近十年养猪业的临床流  相似文献   
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ⅡC突变株转移载体pSKPG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用两株单克隆抗体混合后包被ELLISA微孔板,加牛冠状病毒抗原,加经白陶土处理过的兔抗牛冠状病毒免血清,再加上辣根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加底物质显色间接ELISA检测牛冠状病毒抗原获得成功。用此方法检测细胞培养的牛冠状病毒上清液,其敏感度高出血凝试验(HA)8倍,从武汉市附近3个奶牛场采集犊牛腹泻粪便105份,用单抗ELISA检测牛冠状病毒抗原,共检出阳性36份,并与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乙型脑炎病毒疫苗株SA14-14-2的基因组RNA为模板,设计1对包含prM基因完整编码区的引物,采用一步法RT-PCR技术扩增其prM基因,扩增出大小约558 bp特异性带.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全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我国疫苗株SA14-14-2的pr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完全一致.prM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免疫原性以及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疫情预警的目的,有效运作的疫情监测系统必须满足预警的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1 监测系统必须能够在被监测的对象群体中发现最微小的健康状态方面的变化 主要指在一年或一个地区中,发现任何的疾病病例,以及发现疫病流行中的异常趋势.因此,敏感的监测系统有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疫病病例事件.早发现对疫病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早发现,在疫情发生的最初时间内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6.
猪大肠杆菌水肿毒素SLT-IIe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本地猪水肿病大肠杆分离物ED1株为材料 ,利用 PCR克隆了含猪水肿病大肠杆菌 (VTEC) slt-IIe A基因 987bp的片段 ,并测定了含该克隆片段的 Bam HI、Hind 酶切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 ,slt-IIe A基因的编码区全长 960 bp,编码 3 1 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序列与国外报导的 S1 1 79株进行比较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为 98.9%。经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9.7%。这为进一步研究 slt-IIe A的生物学特性、水肿病的分子诊断及其防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为了调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 ,从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 33个猪场采集 32 1份仔猪黄、白痢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 ,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 30 2株 ,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 2 76株。对 11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 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发现分离菌株对 15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青霉素 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 ;先锋霉素 抑制作用最强 (97.3% ) ,其次为呋喃妥因 (78.6 % )、痢特灵 (71.4 % )、环丙沙星(6 8.8% )、诺氟沙星 (6 5 .1% )。 112株菌中 ,有 4 7种耐药谱型 ,多数为 6耐以上的菌株 (80株 ) ,占供试菌株的 71.4 %。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 ,对分离的 2 76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 ,鉴定共有 72种血清型 ,其中优势血清型 10种 ,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 5 3.7%。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是当今危害全球养猪业最严重的猪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在90年代相继制定和启动了该病的根除计划,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并严重发病,损失巨大。“九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生物技术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9.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e Pasteurella multocida,T^ 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 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 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 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供有效的伪狂犬病疫苗,用鸡胚成纤维细胞扩大培养了PrV HB-98突变株(TK^-/gG^-/LacZ^+),研制了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并对该疫苗经肌肉接种、经口等免疫途径的最小免疫剂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也对4批疫苗的安全性、效力、免疫期和保存期进行了检测;同时将4批疫苗用于免疫23个猪场的母猪、新生仔猪和育肥猪进行区域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疫苗经上述两种途径接种对不同阶段猪的最小免疫剂量均为10^5.0 TCID50;10倍免疫剂量的疫苗对初生仔猪、15日龄仔猪和妊娠母猪是安全的,免疫猪能抵抗强毒的攻击;疫苗在4℃和-20℃下分别可保存6个月和12个月。对伪狂犬病毒抗体阴性的70日龄商品猪和种猪的免疫期为6个月。田间试验表明,4批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安全有效,并可用于仔猪发病时的紧急接种。为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