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研究用分离培养方法对不同地区的14科16属17种植物的叶围霉污菌群落组成和优势种进行了探讨。共获得1100个分离物,分属于11属17种半知菌。研究证明,不同植物上霉污菌的群落组成不尽相同。以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bns)、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及多主枝孢(C·herbarum)为优势种。国内文献中引用的散播烟霉(Fmago vagans),实质上主要为出芽短梗霉(Aurcoba-sidium Pullulans)、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或)多主枝孢(C·herbarum)的混合体。本文对霉污菌的寄主范围和营养利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小麦种子黑胚对发芽的影响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是琳 《作物学报》1989,15(4):362-368
对6个小麦品种种子的黑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种子黑胚率不同,同一品种成熟期间因大气湿度提高黑胚率显著增加;2.黑胚严重的品种一般易穗发芽,同品种黑胚种子穗发芽率高于白胚种子,已经穗发芽的种子仍具有再发芽能力,但其发芽率明显低于正常的未穗发芽种子;3.同品种黑胚种子的千粒重明显高于白胚种子,这与两类种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报道了霉污菌的3个国内新记录种:炱壳小圆孢[Chaeta sbolisia microglbluosa Bat、&Cif],阿西炱束梗孢[Leptoxyphium axillatum(Cooke> Hughes]麦提多绺孢[Trjpospermum (Lind) Hughes]及1个国內稀有种:烟长壳色格孢Fumagospora capnodioides Arn、]。  相似文献   
6.
小麦种子黑胚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iessler是小麦种子黑胚病的主要致病菌。1987~1988年在鲁麦8号小麦抽穗、开花及籽粒发育各阶段自穗部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乳熟后期(花后20天)病菌开始侵染胚部,引起黑胚,随着籽粒成熟黑胚率相应增加。在此期间遇雨或田间相对湿度高(90%以上),易结露,则黑胚病加重。室温26~27℃下接种,病害潜育期为3~4天。大气中的链格孢菌是小麦种子黑胚病的侵染源。小花上残留的花药是病菌进入花内的途径之一。小麦黑胚病普遍发生,不同品种(品系)有差异。高肥水地种子黑胚率高于旱地,雨后收获的种子黑胚病亦较雨前收获的重。黑胚粒的粒重大于非黑胚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