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1.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近期在著名野生食用菌--鸡㙡菌的鲜味肽及其呈味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增鲜和降盐调味产品的开发,并为野生食用菌的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上。鸡㙡菌又名鸡㙡、伞把菇、鸡㙡花等,是真菌界中蚁巢伞属所有物种的统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因其营养丰富,子实体菌肉肥厚,质细丝白酷似鸡肉,味道鲜美似鸡汤,被称为“植物鸡”,是我国四大名菌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日报昆明4月12日电(记者赵汉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库采集人员在赴新疆开展种子采集时,曾收集到几号鉴定困难的种子。经过最新确认,属我国尚未记载的物种。研究人员经过形态解剖,查阅相关植物志及国内外相关标本及咨询类群专家后,确认新发现的物种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近期在果蔬安全、高效防腐保鲜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他们利用向日葵等提取物对抗真菌,使蓝莓等新鲜果蔬得以“续命”。《美国化学会新闻周刊》报道并评述了这一重要进展。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蚀以及贮藏保鲜技术的限制,从农民采收到水果商的销售链条上,水果损耗率可高达30%,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采后水果防腐保鲜途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充分利用野生近缘种中丰富的遗传变异是扩宽亚洲栽培稻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近期,在水稻野生近缘种质资源创新方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陆稻野生稻研究团队再次获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植物科学前沿》上发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日前对外发布消息称,该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学科组在我国西南的怒江流域以及缅甸北部的伊洛瓦底江流域发现多个淡水鱼新种。云南省保山市高黎贡山是我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研究人员最初于2003年至2006年在高黎贡山怒江水系的两条溪流里采集到一种鱼匽属鱼类新种,其后分别于2007年和2015年在云南省临沧市  相似文献   
6.
<正>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缅甸科学家合作,发现鲤科鱼类新种——葡萄真马口波鱼。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动物分类学》上。据论文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助理研究员秦涛介绍,2014年以来,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研究组科研人员对缅甸北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进行了多次野外考察,采集了大量的鱼类标本。研究团队对采集的鱼类标本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