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槟榔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槟榔红色素(areca red pigment,AP)对 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对Fe2+的络合能力,并测定其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槟榔色素对DPPH·、·OH的清除能力较强: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很强,抑制率高达79.84%;与VE、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BHT相比,槟榔色素的还原力、对Fe2+的络合能力较弱.说明槟榔红色素是较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针对椰子花序汁液(简称椰花汁)采后品质变化显著的特点,研究了脱氢醋酸钠、二氧化硫、尼泊金丁酯和丙酸钙对椰花汁采后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03%的脱氢醋酸钠可强烈抑制椰花汁中产酸菌和酵母菌的活性,与其他组相比,在7 d内折光糖度、乙醇含量、总酸、挥发酸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最小;0.01%二氧化硫可抑制总酸和挥发酸的增加,但不能抑制乙醇的升高,第4 d乙醇含量高达6.8%;0.01%尼泊金丁酯在自然发酵前3d内糖度和总酸变化不大,而3d后总酸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3.
以成熟椰子水为试验材料,以吸光度、pH、白利糖度和电导率为指标,结合感官评价对 4 个贮藏温度下的椰子水品质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随贮藏时间延长,吸光值均逐渐增大,pH 值均逐渐减小,电导率呈增大趋势;温度越低,吸光值增大越缓慢和 pH 维持稳定的时间段越长,说明低温更有利于椰子水的贮藏;相同贮藏温度,密封和非密封保存时间无差别,37℃ 可保存 5 h,24℃ 可保存 8 h,14℃ 可保存 22 h,4℃ 可保存 7 d。椰子水的吸光值和 pH 值剧变时间点与椰子水变质时间节点最接近,其中吸光值变化最为显著,吸光值和 pH 变化可作为反映椰子水变质的主要指标;椰子水收集后迅速降至 4℃ 可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槟榔花多酚进行分离纯化,确定其分离纯化条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 吸附解吸试验,考察AB-8、SP700、SP850、XAD-7HP、D101 和HP2MG 等6 种型号树脂对槟榔花多酚的吸附 量和解吸率,筛选出吸附效果最好的树脂,并得出最佳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AB-8 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最好,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AB-8 树脂对槟榔花多酚的吸附。最佳的分离纯化条件为:槟榔花 多酚粗提液pH 为4,上样初始浓度为0.4 mg/mL,洗脱剂乙醇浓度为60%,上样流速和洗脱流速均为3 BV/h。 AB-8 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树脂的吸附—解吸附性能稳定,且能较好地分离纯化槟榔花多酚,多 酚纯度在纯化前为2.7%、纯化后为34.6%。  相似文献   
5.
海南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呈现出与国家重大政策融合发展、服务体系多元化与网络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特征。当前海南农业科技110面临品牌生存发展、投入机制需要创新、服务依托载体需要发展升级、科技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升的突出问题。因此,应优化农业科技110服务布局,做大做强农业科技110;围绕产业和市场需求,丰富科技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与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推进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升级,擦亮海南农业科技110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6.
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扩散距离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软皮尺实地丈量,使用OP3000水准仪测量和使用地球定位仪———Gps72测定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释放后的扩散距离及向上扩散的高度。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有一定的向周边扩散能力,在田间释放后20d,啮小蜂可向周边扩散10~50m。7个月后,最远可扩散6 km。扩散距离与风向有关,东北风较多情况下,向西南扩散最远距离可达6060 m,向东北方向扩散仅仅890 m。啮小蜂在田间扩散呈椭圆形状向各方向扩散,顺风面扩散距离远、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7.
椰子果肉蛋白亚基的组成及品种间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香水椰子、红矮、黄矮、海南本地高种、马哇、文椰78F16个椰子品种的果肉蛋白主要亚基的组成、分子量、含量、分类和命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椰子果肉蛋白中含有11~18条亚基,分子量范围为12~115 kDa,主要是中、小分子量亚基.其中,主要亚基有CSα、CSβ、CSA1、CSA2、CSB1、CSB2、CSδ和CS△.CSA1、CSA2为酸性亚基,CSB1和CSB2为碱性亚基;CSα的含量最高,其次,CSδ和CS△的含量也较高.方差分析表明,除CSB1外,其余7种亚基的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呈极显著性差异.Native-PAGE分析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椰子果肉蛋白质是由5个分子大小不一、带有不同电荷的组分构成的.不同品种椰子果肉蛋白亚基组成的差别可能是不同品种椰子间口感和风味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SPME-GC/MS方法分析槟榔花雄花和花梗中的香气成分。雄花中鉴定出47种香气成分,主要为乙酸异戊酯、苯乙烯、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丙酸异戊酯、3,7-二甲基-2,6-辛二烯-2-甲基丁酸酯、乙酸己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6.24%、8.44%、7.41%、5.62%、4.11%和3.93%;花梗中则鉴定出24种香气成分,主要为(Z)-3-己烯醇乙酸酯、(E)-3-己烯醇乙酸酯、乙酸己酯和乙酸异戊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7.71%、26.51%、20.96%和11.97%。在槟榔花雄花和花梗中仅有6种共有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49.24%和60.35%。槟榔花雄花和花梗的香气均以酯类成分为主,但在其组成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油果(Yukwa)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的韩国传统食品,深受韩国民众的喜爱。现如今,油果已经成为许多韩国民众的日常食品,在韩国大约有200家油果制作工厂,目前国内对于油果的报道比较少见。本文综述油果的生产工艺及其研究进展,为中国膨化食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低温贮藏椰肉品质变化及腐败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低温贮藏条件下椰肉的品质变化规律,并对椰肉优势腐败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研究特定腐败菌 的致腐原理,解决新鲜椰肉贮运难、易腐败等难题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院低温贮藏条件下,椰肉的菌落总数、pH 值、酸 价、过氧化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硬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利用划线培养的方法,根据菌落形态特 征,从腐败椰肉中分离得到3 株腐败细菌和2 株酵母菌,分别通过16S rRNA、ITS 序列进行分类研究,确定L1、L2、L3 分别为肠杆菌科的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 cloacae),L4、L5 分别为毕赤酵母(Pichia sp.)、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