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玉米整株秸秆覆盖免耕(T)和传统大田生产(CK)2个处理,比较研究了土壤水热状况、出苗期、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整个生育期T处理比CK高2.31%~8.16%,差异显著;土壤温度,出苗期T处理比CK低1.1~1.8℃,差异显著,4叶期后无明显差异;T处理出苗期延长,出苗率较CK高5.7%;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大喇叭口期之前,T处理低于CK,至抽雄吐丝期T处理明显大于CK;株高和单株叶面积,生育前期T处理与CK值相近,生育后期T处理高于CK,至抽雄吐丝期,T处理的单株叶面积高于CK13.2%;2009年T处理和CK的产量为10660.5kg·hm-2和8523.0kg·hm-2,2010年T处理和CK的产量为12140.20kg·hm-2和9937.39kg·hm-2,T处理分别比CK高25.1%和22.1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dlx-04菌株在YMA、BSE、TY、SM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应用正交试验L9(34)对根瘤菌进行了培养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根瘤菌sdlx-04菌株在BSE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本试验条件下,适于sdlx-04菌株生长的优化培养基为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锦花13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花生课题组2006年以鲁花12号为母本、兰娜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锦花13号。特征特性:锦花13号生育期119天左右,是早熟直立旭日型小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辽宁省花生产地速效钾含量偏低,钾肥施用量不足的现状,探究不同钾水平对花生根系、根瘤特性、主要养分吸收速率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最佳的钾肥施用量,为当地的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设0(CK)、112.5 kg·hm-2(T1)、225 kg·hm-2(T2)和337.5 kg·hm-2(T3)4个钾肥处理,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生根系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根瘤特性、植株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花生根系干重影响不大,各处理的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与未施钾肥的CK相比,T2处理的施钾量可显著增加花生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根瘤对钾素较敏感,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时,根瘤数量及干重在各时期均达到最大,钾素的施入促进了根瘤在花生结荚期的衰老;增施钾肥提高了植株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量,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施钾225 kg·hm-2时单株荚果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钾量为225 kg·hm-2(T2)时,最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增产效果最好;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T1)时,最有利于根瘤的生长,增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5.
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花生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农花5号"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每公顷15万穴、每穴2粒的条件下,设置小垄单行(T1)、大垄双行(T2)、大垄三行(T3)3种处理,研究了田间配置方式对花生群体光合生理参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群体光合生理参数方面,T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透光率和群体生长率均高于T1和T3处理;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T2处理的出仁率、百果重和荚果产量亦显著高于T1和T3处理。  相似文献   
6.
探讨低钾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为培育钾高效率基因型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钾不敏感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GD1617和钾敏感型大豆品系铁95079-2、铁95068-5为供试材料,设低钾和高钾2个处理,测定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重和各器官的含钾量,比较不同大豆品种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钾条件下,低钾不敏感型大豆沈农6号和GD1617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含钾量在各生育时期均表现为与高钾处理的植株比较接近,且成熟期无论是籽粒、荚皮,还是茎秆,均表现了相对较高的含钾量,分别为籽粒1.12%和1.01%、荚皮0.84%和0.76%、茎秆0.62%和0.56%,钾利用效率(64.8 g.g-1和65.8 g.g-1)和钾经济效率比(78.3 g.g-1和79.9g.g-1)亦均较高;而低钾敏感型大豆铁95079-2和铁95068-5各指标则表现相反,两品种含钾量分别为籽粒0.76%和0.88%、荚皮0.33%和0.38%、茎秆0.23%和0.16%,钾利用效率分别为57.8 g.g-1和61.9 g.g-1,钾经济效率比分别为68.2 g.g-1和70.6 g.g-1。说明低钾不敏感型大豆对钾肥的吸收利用效率较高,而低钾敏感型大豆较低。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花生土著根瘤菌耐盐、耐旱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山东省不同地区58株花生根瘤菌进行NaCl、干旱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资源中存在耐盐、耐干旱较强的菌株,且耐受性水平差异较大,但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耐盐耐旱能力呈现多样性,来自同一地区的花生根瘤菌耐盐耐旱能力也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低温冷害是限制我国东北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提升的主要环境因素,鉴定花生耐寒的关键功能基因,并揭示其调控机制是创制耐寒花生种质,提高花生耐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耐寒型花生品种农花5号为试验材料,对6℃低温胁迫下的花生叶片进行RNA-Seq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共有3910个基因持续差异表达;GO功能注释将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43个功能组,其中生物学过程中的代谢过程富集到的基因数目最多;KEGG代谢通路分析将持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116个代谢通路中,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昼夜节律和α-亚麻酸代谢途径富集到的基因数目最多,且大部分为上调表达,在低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转录组数据库中随机挑选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其表达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一致,证明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将为揭示花生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快速、无损监测花生生长发育,建立整个生育期内花生冠层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 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的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本试验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测定沈阳地区5种不同生态类型的 花生冠层光谱数据,同期获取APAR、FAPAR;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logρ、1/ρ、ρ′变换,构建6种植被指数,分别与 APAR和FAPAR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建立估测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种变换形式的 光谱数据中最优波段与APAR 和FAPAR 均达极显著相关(r≥0.3969,P<0.01),以ρ′在759nm 波段处与APAR(r= 0.7574)和FAPAR(r=0.6276)的相关性最好,ρ′759nm处的高光谱参数与APAR、FAPAR建立的估测方程y = 797.3846 e271.4883x(R=0.5512,P<0.01;RE=0.1213)和y =0.756e85.21x(R=0.4204,P<0.01,RE=0.0788)拟合系数最高、预测精度较 好,估测效果很好。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RDVI)、垂直植被指数(PVI)和修改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这6种植被指数的最优波段与APAR的相关性优 于与FAPAR的相关性,MSAVI[723,761]与APAR所建立的对数函数y = 1554ln(x)+ 1631(R=0.7566,P<0.01;RE= 0.0870)和RDVI[731,764]与FAPAR建立的多项式函数y = 1.027x2 + 0.713x + 0.729(R=0.6194,P<0.01;RE=0.0699) 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均达到了极显著、预测精度较高,MSAVI对APAR和RDVI对FAPAR估测效果很好。一阶微分光 谱和植被指数可以较好地估测花生冠层APAR和FAPAR。  相似文献   
10.
以耐低钾型大豆铁丰40(T40)、WM和低钾敏感型大豆GD8521为材料,研究低钾胁迫下大豆根系K+、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对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大豆根系K+、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而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在出苗后90 d(R6),与低钾敏感型大豆GD8521相比,耐低钾型大豆T40和WM根系K+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在低钾处理下分别比HK(对照)降低57.02%和50.93%,而GD8521为69.15%;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幅度较大,T40和WM低钾处理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HK(对照)升高54.67%和48.94%,而GD8521为41.02%。低钾处理下,T40和WM产量降低幅度较小,比对照分别下降37.06%和46.34%,差异不显著(P0.05);而GD8521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为64.77%,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耐低钾型大豆品种可维持根系K+含量相对稳定,糖转化为淀粉能力更强,有较高的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维持细胞渗透势,保证其渗透调节能力并稳定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