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1株野生侧耳菌株PD2021进行分离鉴定及人工驯化栽培,为该菌株的大规模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采集到的1株野生侧耳菌株PD2021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其母种,结合子实体形态学观察、侧耳属DNA条形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界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培养特性试验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出菇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人工室内栽培该菌的栽培配方。【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PD2021菌株实体为呈淡米黄色,孢子印为白色,菌盖成熟时边缘呈波浪形花瓣状,菌盖边缘与中部交界处有一圈环状、参差不齐的条纹、整个子实体似一朵花子。结合侧耳属DNA条形码分析结果,将PD2021菌株鉴定为红侧耳花形变种(Pleurotusdjamor var. floreus)。PD2021菌株的ITS序列和延伸因子基因(EF-1α)序列均与P. djamor相似性最高,处于系统发育进化树中的同一分支,但二者分支长短不一,表明二者序列出现变异,进一步证明PD2021菌株为红侧耳的变种。该菌株最适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生长的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温度为26℃;菌丝耐高温能力强,44℃下处...  相似文献   
2.
对西双版纳海巴戟炭疽病进行调查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海巴戟炭疽病周年发生,8月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40.76%和8.9。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 &; Mont)]。有关温度、pH、光照和碳源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影响的研究显示,20~35 ℃,海巴戟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高,20 ℃是形成附着胞的最适温度;最适合海巴戟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形成附着胞的pH为4~8;在日光灯连续光照、12 h光暗交替和自然光照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在90%以上,光照对此病原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差异不大;1%葡萄糖、麦芽糖、蔗糖、D果糖和α 乳糖溶液中孢子萌发率都不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环境对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在小麦干物质累积和产量上较单作具有明显优势。在常规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生物量较单作小麦高30.6%,产量较单作增加了12.8%。在抽穗期至乳熟期,小麦茎、叶、穗氮含量和小麦穗钾含量均表现出间作第1行>间作第3行>单作,但收获时间作小麦茎叶钾含量呈低于单作趋势。小麦氮、钾养分累积量为间作第1行>单作>间作第3行。  相似文献   
4.
扼要评述了国内外对橡胶树死皮病病因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和对云南橡胶树死皮病发生发展大量田间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物栽培学、营养学和森林衰退病的基本理论,提出橡胶树死皮病是橡胶树群体在一定的割胶生产条件下营养失衡,导致整株或局部树皮组织衰退,局部或全部失去排胶功能的一种生理病害,而过度排胶,养分不能适时足量供给,是死皮病不同程度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5.
在胶工正常割胶时间,通过逐株观测橡胶树排胶动态的方法,调查了云南 3个植胶区不同割龄段和不同品系橡胶树死皮病的发生现状及田间分布。结果表明:0~10割龄段的发病率、发病指数和 7~9级株比例分别为 15.99%,11.94,7.72%,均较 11~20割龄段 (分别为 56.19%,45.65%,37.26%)和 21~25割龄段 (分别为 54.19%,46.39,36.59%)的低;RRIM600品系的平均发病率和平均发病指数较 GT1品系的略高;在 0~10割龄段中,橡胶树死皮树大部分呈单株分布,而且,死皮树连续分布的条带较短,呈连续分布的橡胶树死皮树最高仅达 8株 (橄榄坝橡胶分公司,GT1品系),11~20割龄段,呈连续分布的橡胶树死皮树的比例较高,死皮树分布的条带最高长达 28株,21~25割龄的橡胶树死皮树大部分呈连续分布,死皮树分布的条带最高长达 20株 (东风橡胶分公司,RRIM6000)。  相似文献   
6.
汇水面积对于工程设计中建坝成库和桥梁涵洞孔径尺寸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30m分辨率的栅格DEM和已有的矢量河流为基础数据,基于Arcgis10.4软件的水文工具箱和python程序,批量处理和计算贵州省境内的芙蓉江流域50km2以上河流的断面以上的汇水面积,选取了广泛分布于芙蓉江流域代表性强的三类控制断面(水库类型6个、水文站类型2个和支流汇口类型29个),共37个。结果表明,在借助python批量处理的环境下,计算结果准确性高,计算的37个河道断面的汇水面积绝对误差(Δ)中最小的仅为0.08km^2,相对误差m最小的仅为0.09%,决定系数R2高达0.99,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仅有2.74%,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9.01,远大于2,偏差Bias为2.88;而相较于人工在地形图上勾绘,这种方法计算速度快,通过python批量处理的时间仅为人工的0.63%,极大地节省生产时间,赢得时间成本;此外,还将该方法应用于洪渡河流域、桐梓河流域、綦江流域、赤水河流域、大渡口以上区域、大渡口以下干流区域以及六盘水区域等7个研究区并获得很好的验证结果。因此,为河流控制断面的汇水面积勾绘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同时为生态断面流量以及坝址库容曲线的计算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调查西双版纳RRIM600和GT1两个品种橡胶树的不同割龄段死皮树的症状,根据排胶、割线颜色、树体状况三个方面的症状表现,死皮病典型症状可归纳为点状排胶或割线干涸,割线褐色、暴皮三种表现,其中RRIM600死皮树表现割线干涸和点状排胶的分别为41.7%和45.3%,割线表现内褐、褐皮平均分别为42.7%和35.2%,树体多数表现为块状暴皮,平均达44.8% GT1死皮树症状以割线干涸为主,占61.9%,其次为点状排胶,占23.9%,割线表现为褐皮、内褐的分别占29.5%和44.9%,树体多数表现为短裂纹状暴皮,平均达34.1%。文章还对死皮病病程、诱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扼要评述了国内外对橡胶树死皮病病因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和对云南橡胶树死皮病发生发展大量田间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物栽培学、营养学和森林衰退病的基本理论,提出橡胶树死皮病是橡胶树群体在一定的割胶生产条件下营养失衡,导致整株或局部树皮组织衰退,局部或全部失去排胶功能的一种生理病害,而过度排胶,养分不能适时足量供给,是死皮病不同程度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9.
从橡胶林凋落物的凋落量、化学组成、分解速率、凋落物与土壤的关系、橡胶林的自肥机制、凋落物质量,生境,生物以及气候之间的关系,概述了橡胶林凋落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旨在提高橡胶林凋落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省分离到的7个晚疫病菌A2交配型菌株的致病性及对不同碳氮比(C/N)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单个的A2交配型菌株、A2+A1交配型菌株孢子囊接种致病性无显著差异,但均比对照的A1交配型菌株接种致病性强。在C/N比为4∶1,3∶1,2∶1时,A2菌株的生长速率比A1菌株慢,C/N为1∶2,1∶3,1∶4时A2菌株比A1菌株生长快,在C/N为2∶1时,A1与A2菌株各自生长最快。在不同C/N条件下A2产孢量都比A1少,在C/N为2∶1时,A1与A2各自产孢最多;C/N对A2交配型菌株的游动孢子释放有影响,在碳氮比为3∶1时,A2的游动孢子释放率明显高于A1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