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5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1.
菜豆根蚜Smynthurooes betae West-wood近年来在浙东三门湾棉区为害棉花日趋严重。该蚜在田间呈点片发生,后逐渐加重而成片被害;棉株被害轻时只表现叶片发红,生长停滞;为害严重时,则叶片凋落,直至枯死,造成大量缺苗。据调查,1990年  相似文献   
2.
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Sacc)在自然情况下只侵染芦笋,寄主很专一。冬春彻底清除病残体,虽有明显防治效果,但仍有相当高的发病率。据报道该菌在玉米、紫花苜蓿等6种植物残体上均能腐生并产生分生孢子器,成为病菌越冬后侵染源之一。作者等  相似文献   
3.
长江下游棉铃虫发生消长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大暴发,从上游的四川到下游的江、浙、上海都损失严重。1973年以后为害程度又渐趋下降,但仍时起时伏。据浙江慈溪县调查,1975年以后,棉铃虫为害有上升趋势,1978年又严重发生,笫四代卵量局部地块竟高达500—1000  相似文献   
4.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在长江流域棉区,据过去研究,认为是以炭疽病(Glomerella gossypii Edg)、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为主。1962年有人从南京的烂铃干标本上,分离结果:带铃疫菌(Phytophthora spp.)平均为84.2%。为了澄清这种认识,把多年来观察调查资料,整理于下。 一、烂铃病原种类调查 方法:1.于8月上旬、中旬、下旬分三批挂牌(当天开的花)192朵,除脱落59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我国芦笋(石刁柏)种植面积飞速发展,但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Sace.)危害严重。近年调查:浙江三年生芦笋常年发病率约70-80%,茎秆枯死率在20-30%,严重的枯死率可达70-80%,在放松防病的情况下,一年轻、二年重,三年可基本毁种。  相似文献   
6.
竺修高 《植物保护》1965,3(3):105-105
作者于1962—1963年在甘肃河西走廊棉花试验站工作期间,对河西主要植棉县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方法是采用А.А.Василбев普查法,发病率是采用五点取样法统计,由于人力和时间的限制,未能全面进行普查,只每个县抽2—3公社,每公社抽2—3大  相似文献   
7.
芦笋茎枯病菌以休眠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中越冬,是翌年初侵染源。经对14科43属49种大田作物和其他植物人工接菌,均未发病,该菌只寄生芦笋。因此。彻底清除病残体对减轻芦笋茎枯病有重要意义。从大田调查证明,冬春清除病残体做得彻底的比清残差的发病率下降54.1—79.3%,病情指数下降50.31—59.8,茎秆枯死率下降28.1—29.4%;夏季进行第二次清残的比未清残的发病率下降32.5—56.9%,病情指数下降25.2—52.8,茎秆枯死率下降25.6—32.1%。施用药剂结合清残则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茎秆枯死率。  相似文献   
8.
蜘蛛为捕食性动物。目前由于化学防治引起污染等问题,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如何利用蜘蛛也已为人们所关注。日本观察到稻田捕食害虫的蜘蛛就有77种,在抑制稻虫的发生发展方面起了相当的作用。我国有关单位也开展采集蛛种、观察习性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根据試驗結果,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对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均有较好的效果。药剂消毒的有效距离与用药量成正相关,用药量每穴5毫升,其水平方向的有效距离为10—20厘米,10毫升为20—30厘米,作用范围可达土深30—40厘米。施药后覆盖土面,可以消灭土表的病菌,不覆盖则对土面的病菌无效。田間防治試驗的初步結果表明,应用氯化苦进行成片的土壤消毒,处理区黄、枯萎病株均低于前一年的发病基数及同年的对照区。用氧化苦消灭大田零星发病地点,效果可达89.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