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贝类养殖的滩涂土壤的流变属性和结构稳定性,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静置时间的滩涂土壤进行了流变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滩涂土壤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剪切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同时,通过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中的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建立了屈服应力与含水率和静置时间之间的数值模型,并比较了含水率和静置时间对屈服应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剪切过程中滩涂试样经过了弹塑性阶段、固液转化阶段和流体阶段,滩涂土壤表现出了静置时间越长,固液转化阶段就越长的性质,且剪切过程中表现出剪切稀化的性质。2)静置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同时增加,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的降低,且滩涂土壤存在一个含水率分界点,此含水率分界点在64.5%~67.0%之间,当超过这个含水率分界点的试样的静置时间超过31 h时,试样的屈服应力基本不会再发生较大的波动,大小在2 240~4 380 Pa之间,此外,静置时间在0~53 h之间且含水率在62.0%~69.5%之间的试样的屈服应力在1 870~5 410 Pa之间。3)含水率对屈服应力的影响比静置时间的影响更加显著,模型的R2为0.953 4,并且在验证试验中,屈服应力的测量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在15.0%以内,都说明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定性和定量地表征了滩涂土壤的流变特性,为滩涂贝类采收机械的研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甬优15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15是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公司以京双A×F5032杂交组配而成的籼粳交新组合,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介绍该组合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品质等各项特征特性,总结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 2 年的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籼粳杂交稻甬优 538 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的生育进程受栽插密度影响不大,但最高苗与栽插密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对实际收割产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甬优12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发挥超级稻甬优12的增产增效潜力,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配比对早稻钵苗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的关键在培育壮秧,试验以早稻中早39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与黄泥配比对早稻钵苗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黄泥质量配比大于1∶1时,对秧苗株高、鲜重、白根数、茎基宽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秧苗素质;漏插率在基质∶黄泥1∶1时最低;全基质育秧成本较高,但生产效率提高50%,适合育供秧中心规模化生产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浙江省水稻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但水稻生产中依然存在比较效益偏低、规模经营比例偏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浙江省水稻生产需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当前的工作措施,探讨了下一步水稻绿色生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在浙东南地区栽培的早粳稻品种,以引进的9个东北早粳稻品种和本地主栽早籼稻中早39(对照)为材料,在早稻季开展大田品种筛选试验,观察不同早粳稻在浙东南地区的产量和米质表现,并从生育期、秧苗素质、分蘖成穗特性和温光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较CK,9个参试早粳稻平均减产14.5%,仅珍宝岛1号增产且达显著水平,减产原因与每穗粒数显著降低有关;早粳稻的加工品质(除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均优于中早39,主要表现在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上;与中早39相比,早粳稻的生育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秧苗素质提高,分蘖能力强而成穗率略降,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略降而有效积温明显提高。综合比较试验结果,珍宝岛1号、龙粳18-2、龙粳1656、空育131、通35等5个早粳稻适宜在浙东南地区作双季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不仅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也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土安全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浙江山区统筹粮食发展和安全的研究入手,以丽水市为例,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大背景下,分析浙江山区粮食生产条件和现状,指出山区基础差、机械装备少,规模小、单产低,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可示范可推广的粮食产业发展做法和经验,探索智能化、品牌化、共享化、长效化等农业现代化路径,提出政策倾斜、协调用地、引导服务、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以确保新时代山区粮食安全体系的长期稳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每年由线虫造成的农作物经济损失约达100亿美元[1]。生产上常用化学杀虫剂、作物轮作、选育抗性品种和种植抗性诱捕植物控制线虫[2]。随着植物抗性基因的克隆,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机制的探明,抗性基因在抗性育种中展示了诱人前景[1-2]。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孢囊线  相似文献   
10.
氮肥作为保证水稻稳产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源,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多的氮肥投入势必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明确浙北地区优质稻生产合理的施氮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不施肥,N0)、常规施氮(270kg/hm2纯氮,N)、氮肥减量15%(229.5kg/hm2纯氮,N-15%)和氮肥减量30%(189kg/hm2纯氮,N-30%)4个处理,研究氮肥减量对浙北优质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施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N处理相比,N-15%和N-30%处理的产量与籽粒后期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差异不显著。N-15%和N-30%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97%和8.11%,农田氮素盈余分别显著降低了20.56%和23.89%(P<0.05,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浙北优质稻氮肥减量措施综合评价,得分为N-15%(0.86)>N-30%(0.67)>N(0.65)>N0(0.17)。综上所述,氮肥减量15%(229.5kg/hm2)为浙北地区优质稻生产较为适宜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