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万钦 《国土绿化》2022,(12):60-62
<正>“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树木情结“叶落归根”生死观沿黄河、长江流域繁衍生息的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以为万物皆有神灵。南朝《述异记》称:“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因着“山为大地脊梁,树为大地毛发”的混沌认知,华夏众生对树木有着宗教崇拜情结。秦汉崇尚树木,冠以“社树”“社林”并奉之为神灵,桃树被赋予“圣木”,具有驱邪功能。古籍中,扶桑树被奉为“东方自然神木”,得到至高的仰慕,先秦古籍《山海经》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相似文献   
2.
利用枯木桩头附植幼树制作的盆景颇有观赏价值。这种以假乱真见实景的方法,值得推广。附图就是用幼树雀梅制作的一盆。请批评。  相似文献   
3.
浅谈艺景盆     
所谓艺景盆,是仿照人文或自然景观外形而制作的一种带有特定色彩的盆钵,它超越了单纯“盆”的概念,不仅仅是植物或山石的载体,而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具备了注释作品背景内容的功能。如作品《梦故乡》(见上图)的盆钵,是制作成具有我国山区农村特色的梯田形的四层陶盆,下凹槽内贮土壤,盆壁饰田埂造型,每层种植毛毛草饰禾田,半坡地植一丛六月雪,参差不齐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中国盆景传播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化现象。全球各地域虽有“盆景”或“盆栽”不同的称谓,却同宗同源,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令不尽相同的艺术作品注释着不尽相同的文化理念和创作技艺,本文将从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特质及哲学思想等方面,初探中国盆景文化现象。一、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人类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其实质是该民族  相似文献   
5.
石万钦 《国土绿化》2023,(12):68-70
<正>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逐渐走向世界,其中的“树文化”也得以广泛传播。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曾掀起一阵“中国热”风潮,建造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中式园林和建筑。自1880年以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智利、瑞典等国,或原汁原味或照搬原景建造的中国名园有30余座。受远古“神仙思想”影响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形态独具,内涵丰富。庭院构筑楼阁亭台、  相似文献   
6.
文化、艺术活动需要评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文学、影视、绘画、音乐评论等等。有了评论,就有了对某件作品或某位作者创作水平、艺术质量的优劣、高下的说法。从中总结经验、寻求发展动力、前进方向以及发现行进中的缺陷或障碍,以促进该艺术品种的健康发展。综观中国盆景艺术的现状,则明显地缺少有艺术质量的评论,相比其他艺  相似文献   
7.
给盆景艺术注入时尚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实现现代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千余年历史的盆景艺术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艺术传承过程的各个时期,不断的艺术创新充分体现了各个时期的时尚特征,亦即实现艺术的现代性,令盆景艺术表现出永恒的魅力。纵观中国盆景艺术演变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在其整个艺术活动中,从理论、载体、器具以及技法等方面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在文化层面对其他文化艺术“营养”成分的不断汲取,包括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的借鉴,为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而不断地变化内容。其名称也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例如汉唐时期称为盆栽;宋时称为…  相似文献   
8.
报载百岁画师晏济元老先生将于近日举办画展。不禁忆起不久前颐和园总工程师耿留同先生有关长寿与职业的一段谈话。 出身扬州盆景世家的耿留同,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对植物特别钟爱。至今已60多岁仍从事“绿色事业”。近日他与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的同仁们一道座谈,席间他说,我看从事三种职业的人长寿,一是书法画家,二是中医大夫,另外就是盆景艺术工作者了。此语一出,立即得到与  相似文献   
9.
月季在盆花、切花及园林绿化的应用上已相当普及,然将其制作成盆景的却寥寥无几。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的专家教授历经十余年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在月季盆景艺术的制作和普及推广上初获成功。2010年在北京月季文化节上,卢乃骅老先生首次亮相的两盆树龄分别为30年(见图)、18年的月季盆景,以其蓄根拙茎,一举夺得金、银大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