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查明引起2013—2014年江苏多地育肥羊出现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的病因,通过采集发病羊场鼻拭子,采用细胞接毒分离培养、病毒蚀斑纯化、病毒形态结构观察和病毒核酸鉴定,分离到一株山羊疱疹病毒Ⅰ型(caprine herpesvirus 1,CpHV-1),命名为JSHA1405;并对其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料接种MDBK细胞后,盲传至第3代时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电镜下可见直径约100nm有囊膜的病毒粒子;gB全基因测序表明其为CpHV-1,序列比对显示JSHA1405株与CpHV-1瑞士分离毒E/CH株相似性最高,为99.2%。致病性试验表明,JSHA1405分离株可导致山羊发热持续一周以上,体温最高可达41.8℃。山羊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涕,可通过鼻腔/粪便排毒。山羊感染后第7天出现中和抗体,第28天达到最高。这是国内首次报道CpHV-1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离毒JSHA1405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CpHV-1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尖杉枝叶粉末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枝叶干粉末对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每盆(2kg土)施用三尖杉枝叶干粉末10、15及20 g三种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初侵染相应推迟4、6、10天,并能减少侵染量,降低根结增长率,显著减轻花生根结线虫病病情.大田小区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相似,每小区(5m2)沟施三尖杉枝叶干粉末120、80、50 g,处理后34及53天的2次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9%、82%及50%,施药对照10%益舒宝颗粒剂25g处理(相当于45kg/hm2)为74%.综合使用剂量及花生生长情况,建议沟施150kg/hm2三尖杉枝叶干粉为宜.  相似文献   
3.
4.
边界病(border disease)由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 BDV)引起,导致绵羊和山羊持续感染和繁殖疾病,2012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但目前尚无特异的RT-PCR方法对该病原进行检测。本研究通过比对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以3′-UT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特异扩增BDV的引物。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MD18-T-BDV,以其作为标准品建立了BDV的RT-PCR检测方法。进一步优化该方法的反应条件,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退火温度48~60℃时均可特异扩增BDV,通过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和猪瘟病毒(CSFV)提取的RNA,该方法可特异扩增BDV而对其他同属病毒检测均呈阴性,表明其特异性良好;同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最低检出限可达101拷贝/μL,敏感性极高。利用该方法检测BDV持续感染羊和人工感染羊,发现持续感染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淋巴结、卵巢、脑等器官均可检测到BDV,而人工感染羊只能在感染3~7 d的血液和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4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2007年7月从江苏某些猪场采集的具有明显高热症状的病料组织中分离出4株病毒,经对病毒的TCID50测定、血清学试验、病毒基因鉴定,确认这4株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发现:4株病毒的NSP2基因均存在2处共30个氨基酸缺失,缺失氨基酸分别位于481位、532~560位.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可见:分离株与VR2332株、MLV株的同源性很低,在60.3%至68.6%之间;与国内疫苗株CH-1a的同源性为83.1%~83.7%;与国内分离的变异株JXAI株、HUN4株、HB-1(sh)/2002株同源性很高,为91.2%~98.5%;同时4株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很高,为99.3%~100.0%.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的4个毒株与JXAI毒株和HUN4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其他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动物回归试验表明,4株病毒均可以引起仔猪明显的临床高热症状.  相似文献   
6.
杆垫刃属新属(Rhabdotylenchus n. gen.)以其尾粗短,尾后部透明部分呈杆状,尾端平截有一凹痕,以及第一体环明显宽于其他体环并且该环角质层显著加厚与唇和其后的体部形成缢缩而显著区别于垫刃亚科(Tylenchinae rley, 1880)的其它属,该新属与近似属Tylenchus Bastian,1865的区别,除了独特的尾形和第一体环外,还以唇区显著缢缩,阴门位置较后(V>70vsV=60~70),明显区别于该近似属。广东杆垫刃线虫新属新种(Rhabdotylenchus guangdongensis n. gen., n. sp.)发现于广东省深圳市郊区的苦瓜根际土中。  相似文献   
7.
辣椒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capsicin.sp.)和南方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australisn.sp.)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辣椒(Capsicumfrutescens)根际土壤。前者以排泄孔、中食道球和阴门的位置靠后以及阴道斜向前伸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阿富汗尼卡斯丝尾垫刃线虫(F.afghanicus(Khan&Khan,1978)Raski&Geraert,1987)。后者以微缢缩的头部以及排泄孔和阴门的位置靠后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毛发形尾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criniformicaudatus(Kazachenko,1975)Siddiqi,1986)。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异头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heterocephalusn.sp.)和香港丝尾垫刃线虫新种(Filenchushongkongensisn.sp.)。前者采集于香港大龙农场的茄子(Solanummelongena)根围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头部背腹面缢缩、口针小、角质层环细。此新种在头部和尾部等特征上区别于近似种新矮丝尾垫刃线虫(F.neonanusRaski&Geraert,1987)、差异丝尾垫刃线虫(F.discrepans(Andrassy,1954)Raski&Geraert,1986)、海伦丝尾垫刃线虫(F.helenae(Szczygiel,1969)Raski&Geraert,1987)和兼性丝尾垫刃线虫(F.facultativus(Szczygiel,1970)Raski&Geraert,1987)。后者采集于香港锦田的蕹菜(Ipomoeaaquatic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侧区有2条侧线、体环较粗、雄虫抱片小,此新种与近似种大侧器丝尾垫刃线虫(F.macramphis(Siddiqi&Lal,1992)Xie&Feng,1994)在侧器  相似文献   
9.
PRRSV与PCV2体外共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猪肺泡巨噬细胞,分别接种PCV2、PRRSV、PCV2 PRRSV(先接种PCV2,12h后接种PRRSV)、PRRSV PCV2(先接种PRRSV,12h后接种PCV2)、PRRSV/PCV2(同时接种)和对照组。接种后不同时间观察细胞病变(CPE),并用real-time PCR和IFA方法检测PRRSV和PCV2滴度,INF-α、INF-γ、TNF-α、IL-8和IL-10的mRNA。结果为:①PRRSV能在PAM中增殖,有CPE;PCV2在PAM中感染率较低,无CPE。②PRRSV对PCV2增殖无明显影响。PCV2先于或同时与PRRSV感染对PRRSV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而PCV2后于PPRSV感染,可促进PRRSV增殖。③PCV2单独感染PAM后能促进INF-α、INF-γ、IL-8和IL-10的大量表达,对TNF-α的表达量影响不大。④PCV2与PRRSV混合感染,尤其是PCV2后于PRRSV感染后,TNF-α、IL-8和IL-10的表达量与单感染组相比明显增加,而INF-γ的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PCV2感染时间对PRRSV的增殖影响不同,PRRSV感染后如果再感染PCV2,可以明显促进PRRSV病毒增殖;两种病毒共同刺激了TNF-α、IL-8和IL-10的大量表达,抑制了抗病毒因子INF-γ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加重了病理学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从断奶大鼠中获得新鲜的胃粘膜,分离培养胃粘膜上皮细胞,培养30 h后,试验组换为分别含有1×10^-4、1×10^-3、1×10^-2和1×10^-1μmol/L生长素(Ghrelin)的新鲜培养液,对照组换为不含Ghrelin的正常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4 h,收集培养液和细胞,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胃蛋白酶活性和细胞中H^+-K^+-ATPase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10^-3μmol/L的Ghrelin可显著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P〈0.05),1×10^-4、1×10^-3和1×10^-2μmol/L的Ghrelin显著提高胃黏膜上皮细胞中H^+-K^+-ATPase的活性(P〈0.05)。表明Ghrelin体外作用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可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