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联书店出版,陈平原、凌云岚主编的《茶人茶话》中,钱歌川的《中国人与茶》中写到:"最早见诸史册的,是西汉的赵飞燕别传,上面载有'成帝崩后,后一日梦中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  相似文献   
2.
购物马连道     
慕名北京的马连道。驾“夏利”从天津至杨村,走下道奔“京通快速”,进北京由东往西,行至马连道,用了4个多小时,充分领略了现代化城市“塞车”的艰辛!走在古都发祥地之一,位于北京南城宣武区的马连道上,这就是孕育“宣南文化”的有着北京建城3千多年和建都850多年历史遗址的地方么?早在1百多年前,曾有著名老字号张一元茶庄、永安茶庄在此开店,形成了宣南文化中重要的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地方吗?眼前的茶店、茶庄、茶城鳞次栉比,依稀难辩的旧街道,似乎在回答着这些问题。马连道传承着“宣南文化”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商业传统。“京城茶叶第一街…  相似文献   
3.
4.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考古学家去刻意地关注到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演变和鉴赏问题,更不会引领我们走向古代茶具历史的深处,让我们抚摸到古代茶具历史的脉搏,把其间意味深远的茶文明和文化,融会到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密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上刻款、题识,是壶外艺术。最早制壶人的初衷,可能是想做个记号,记上自己的名字、制作年月。也可能是受书画家把自己的名款写在作品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7,(5):253-254
去南京办公,对方单位请我去茶楼品茶。幽雅的茶室,飘散着氤氲的茶香,茶香入口暗香萦绕口鼻,如入兰圃,香清气爽。清绿的茶汤,澄彻明净,绵软的茶汁,盈满齿颊。细品无些许苦涩,入喉甘润。我嗜茶有年,还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品啜着,思索着,回忆着……这是什么茶呢?不可名状。在客人面前又不好意思问,还担心客人问我!毕竟是从北方大城市来南京的人,怎么能“露怯”呢?客人埋单,我偷问茶艺小姐,她莺声燕语地说:“太平猴……”尾音随着她那袅娜的身影带走了。茶的名字简直太怪了!有名茶“江西‘狗牯脑’”,正好对“南京‘太平猴’”?绝妙茶联。不过这…  相似文献   
7.
利用粳稻BT型不育系和粳型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组合,分析亲本及F1代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和性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株高、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加性及显性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的加性×环境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产量与株高、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秕粒数、千粒重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显性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间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中,有一把举世罕见的宜兴紫砂六瓣圆囊"供春壶",如把壶的底款用特写镜头放大,可见"大明正德八年供春"的刻字赫然在目,其端庄遒劲,工整秀丽的字体,非一般书法家所能及.捐赠此壶的香港罗桂祥博士,曾在他的著作中写到:"供春是士人吴颐山的侍童,作为一位侍童的供春教育水平自然不高,就是工整地写出自己的名字也或许有困难.因此他要请求其主人替他在壶底署款,而后由自己亲手刻上.从此,壶底秀丽的楷书刻款,就成为明代宜兴紫砂壶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欣赏“曼生壶”,如观京剧名家王佩瑜的戏,浓浓的书卷气,清丽疏古,气韵秀出。清淡之姿,透高古之味。其古老永恒的美,总是在不经意处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曼生即为陈鸿寿,曼生是其名号,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陈鸿寿集多种才艺于一身。诗书画篆刻等无一不精。博学工诗与陈文述、陈甫并称“武林三陈”,著有《种榆馆诗集》。学古受知于清大学问家阮芸台,嗜摩崖碑版。书法真草隶篆皆精,其隶书“简古超逸”;所绘山水画“简淡意远”,篆刻取法秦汉,兼擅刻竹,是篆刻史上有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另著有《种榆仙馆印谱》等。才艺双全的陈鸿寿,于嘉庆21…  相似文献   
10.
去南京办公,对方单位请我去茶楼品茶。幽雅的茶室,飘散着氤氲的茶香,茶香入口暗香萦绕口鼻,如入兰圃,香清气爽。清缘的茶汤,澄彻明净,棉软的茶汁,盈满齿颊。细品无些许苦涩,入喉甘润。我嗜茶有年,还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品啜着,思索着,回忆着……这是什么茶呢?不可名状。在客人面前又不好意思问,还担心客人问我!毕竟是从北方大城市来南京的人,怎么能“露怯”呢?客人埋单,我偷问茶艺小姐,她莺声燕语地说“:太平猴……”尾音随着她那袅娜的身影带走了。茶的名字简直太怪了!有名茶“江‘西狗牯脑’”,正好对“南‘京太平猴’”?绝妙茶联。不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