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潮土上采用大田小区进行了钴元素肥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施用适量的钴可以显著提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小麦的根系活力;各施钴处理较对照增产7 4%~20 3%,施钴量在0 75kg/hm2以内,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增产效应提高,当施钴量超过0 75kg/hm2时,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增加,但增产效应下降。经回归分析,小麦产量与施钴量呈抛物线型,回归方程为y=-1263 9x2 2083 4x 4371 7,相关系数r=0 8910,达到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北部棉区棉花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应用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2-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国欣科技园和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共包括6个独立试验。供试棉花品种为国欣棉3号(GX3)、欣抗4号(XK4)、石抗126(S126)和欣试17(XS17)。DPC化学封顶技术分为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简称DPC)、将常规DPC化控技术与增效型DPC(简称DPC+)相结合(简称DPC+DPC+)两种方式,以在常规DPC化控基础上进行人工打顶(简称DPC+MT)为对照。【结果】2012和2013年花铃期(7-8月份)多雨,应用DPC化学封顶技术的棉株较高、新生果枝数较多,其中株高较DPC+MT增加10.6-12.3 cm,果枝数增加5.8-7.9台。2014年花铃期干旱少雨,DPC化学封顶的株高与DPC+MT相比无显著差异,新生果枝数不超过3台。DPC化学封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可发现2012年DPC+DPC+的产量表现出降低趋势,且上部果枝成铃少、新生果枝成铃多,群体熟期有推迟现象。2013和2014年DPC+DPC+的产量和熟期则与对照相当或略有增减。DPC+的应用时间(7月中旬至7月底)和剂量(750-1 500 mL·hm-2)对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应避免在结铃盛期(7月底)应用大剂量DPC+(1 500 mL·hm-2),以防延长后期棉铃的成熟。与DPC+DPC+相比,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进行化学封顶在多雨年份或高密度下对棉株的控长强度较弱,而且存在减产风险。【结论】应用DPC进行化学封顶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基本可行,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气象因子和种植密度决定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还是将常规DPC化控技术与增效型DPC的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缩节安(DPC)调控棉花株型的定位定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节安(1,1-dimeyl piperidinium cloride, DPC)是棉花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其调控棉花茎枝生长的定位定量效应尚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研究 2013-2014 年在田间条件下分别于棉花现蕾期、盛蕾期后、盛花期前、盛花期后和打顶后单次应用不同剂量的 DPC,测量了 DPC 作用有效期内的棉花株高和主茎生长速率,探究了所有主茎节间及所有果节对 DPC 的响应。结果表明, DPC 处理对棉花主茎节间的影响范围为 N 节(应用 DPC 时的主茎节)以下 1~4 个和 N 节以上 0~6 个(打顶条件下),对果枝的影响范围为 N 节以下 1~11 个和 N 节以上 0~5 个,其中 N 节以下果枝受影响的果节多于 N 节以上果枝。将盛蕾期后和盛花期前 2 次应用 DPC 的效应叠加,其影响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部主茎节间(果枝始节以上)和全部果节。DPC 应用剂量与其作用强度并不总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DPC 的定位定量效应除了与应用时间和剂量有关,还受到温度、降水等环境条件和棉株生物量、源库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黑龙江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9年9月6日-9月25日选取同江、萝北、逊克三个江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22种,隶属于6科、21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15种,约占调查总物种数的71.4%。同江、萝北、逊克江段平均密度分别为5.05、7.57、5.20 ind·k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11、2.85、1.91 kg·km-2;群落优势种怀头鲇、银鲴、蛇鮈、唇,优势种类中除怀头鲇外,其他种类均为小型鱼类;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除同江江段以外,萝北和逊克以生物量计算的指数比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高,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2~3.27,总体偏低,三个江段的相似性指数较高。鲟鳇鱼资源有一定分布均为幼鱼。  相似文献   
6.
鲟鱼苗种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鲟鱼养殖业的不断兴起,随之而来的鲟鱼苗种成活率、疾病等问题,成了我国鲟鱼养殖业发展的绊脚石,这些绊脚石应尽快解决。下面就我国鲟鱼苗种早期成活率低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一、遗传因素的影响1.亲本因素的影响鲟鱼养殖业是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业。目前,在我国鲟鱼养殖业中,鲟鱼的苗种来源全部是由人工繁殖所得,而人工繁殖所需的亲鱼全部是在自然界捕获的野生鲟鱼,而这些野生鲟鱼亲鱼长年累月生活在自然界中,生存环境复杂,难免不感染病毒。有部分病毒对鲟鱼亲鱼没有危害,这些病毒侵入亲鱼体内的卵内,对卵的发育及受精乃至后期苗种的发…  相似文献   
7.
8.
水稻内生阴沟肠杆菌MR12的鉴定及其固氮和防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氮肥缺少和病虫害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是致使水稻产量遭受重大损失的水稻三大病害。目前防治水稻病害主要采用抗病育种、栽培管理和化学防治等手段。生物防治作为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于缺乏优良抗病品种的植物病害更有必要探索进行生物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云山  王金 《内陆水产》2000,25(5):34-35
2史氏鲟的人工繁殖2.1亲鱼来源和选择2.1.1亲鱼来源亲鱼采集于黑龙江中下游 ,采集时间为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挑选亲鱼体表无伤 ,雌鱼为15~40kg,雄鱼为7kg以上。2.1.2雌雄鉴别史氏鲟性腺成熟的个体雌鱼腹部较大 ,生殖孔红润。雄鱼腹狭小 ,生殖孔较紧不外突 ,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2.1.3成熟度鉴定成熟雌鱼体瘦 ,吻长 ,骨板长 ,体表粘液多 ,腹壁薄 ,腹部大 ,柔软有弹性。成熟卵呈椭圆形 ,灰绿色或黑绿色 ,有光泽和弹性 ,卵径多在3.1mm以上 ,动物极端出现的“白顶”或环状极斑清楚。切片观察 ,卵核紧靠…  相似文献   
10.
史氏鲟活体取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氏鲟活体取卵技术研究@李文龙$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 154002 @石振广$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 154002 @王云山$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 154002 @刘建魁$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 154002 @张忠亮$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 154002 @李育东$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 154002 @胡光源$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 154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