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雷蘑菌丝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雷蘑是山西省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该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我们对其菌丝体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以腐殖土浸出液制成的葡萄糖酵母青琼脂(DYA)加富培养基是其母种的适宜培养基.原种适宜培养基配方是杂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15%,腐殖土5%。最适pH为6~7,最适温度是21~23℃.培养过程中,4~6℃的低温处理对促进菌丝生长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广灵县、太原市、汾西县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催芽管理及不同开口方式试验,研究其对黑木耳催芽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山西省春季露地栽培黑木耳何时划口下地、如何划口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广灵(晋北地区)5月9日划口,5月16日进行催芽管理较适宜,"V"口和机械开口平均单袋产量分别为50.8 g和49.32 g;太原市(晋中地区)露地栽培黑木耳,4月下旬与5月上旬划口催芽较适宜,4月24日和5月9日划"V"口催芽最好,平均单袋产量分别为52.15 g和50.82 g;汾西县(晋南地区)露地栽培黑木耳,4月下旬与5月上旬划口催芽较适宜,4月24号划"V"口催芽最好,平均单袋产量为48.39 g。  相似文献   
3.
黄伞培养料配方的筛选及出菇技术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伞(Pholita adiposa)又称肥鳞伞或多脂鳞伞,其子实体鲜嫩爽滑,美味可口,营养丰富,食药兼宜。2000年我们在五台山区采集的子实体经组织分离纯化选育后定名为WT3菌株,试验表明,该菌株为中、低温品种,适宜在多种人工基质上生长,但是也存在二潮菇出菇较难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其培养料配方及出菇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黄芪水提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研究其对黑平菇、香菇、黑木耳、白灵菇、杏鲍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芪水提物中总皂苷、总黄酮、总酚酸、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苷。结果表明,黄芪水提物中含有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苷两种特征成分,总皂苷、总黄酮、总酚酸、总多糖含量分别为62.67、56.48、12.19、564.26 mg/g。在检测浓度范围内,黄芪水提物对香菇菌丝体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当黄芪水提物浓度小于一定阈值时可以促进黑平菇、黑木耳、白灵菇、杏鲍菇菌丝生长,高于该阈值时,生长速度则会被明显抑制;其中黄芪水提物对杏鲍菇菌丝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时的阈值浓度最高,为1.5 g/100mL。黄芪水提物中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黄酮,黄芪水提物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食用真菌菌丝体的生长,但在高浓度时则抑制食用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黄伞分生孢子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采自山西省五台山区野生黄伞的纯化选育菌株WT3为材料,通过对黄伞试管母种、原种及出菇菌袋菌丝生长动态的镜检观察,均发现分生孢子。进一步培养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对转管母种的菌丝复壮有促进作用,但在栽培后期产生的大量不易萌发的分生孢子,堆积在菌丝纽结处,对子实体产生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伞规范化栽培技术与常见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伞[Pholiota adiposa (Fr) Quel]又称肥鳞伞或多脂鳞伞,该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据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化验,人工栽培的肥鳞伞干品中含有17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维生素B1、B2、B6、B12、C、D、E、K1,尼克酸、叶酸、泛酸、胡萝卜素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维生素,多糖含量更是高达32.96%。  相似文献   
8.
白灵侧耳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种农林副产品和作物秸秆,如棉壳、木屑、玉米芯、稻草、麦秆等,由于在这些原材料中自然匿藏着大量杂菌或虫卵,是造成生产失败的成因之一,防止杂菌污染是栽培食用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目前在生产上,一般均采用先对培养料进行堆制发酵后,使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优化褐黄木耳母种培养基配方,以菌丝日均长速为测量指标,菌丝长势为参考项,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并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褐黄木耳母种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蔗糖2%,酵母浸膏0.5%,KH_2PO_4 0.3%,MgSO_4·7H_2O 0.15%,琼脂2%,pH自然。利用该配方培养,褐黄木耳菌丝色白、密实,平均生长速度3.82 mm/d,高于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蛹虫草正常生长环境的海拔应该在1800m以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三省。然而在海拔600m左右的河南省西峡县2008年首次发现蛹虫草后,2010年再次在米坪镇的羊沟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