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综合生产力进行了两年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肥力条件下,亚有限型结荚习性大豆综合生产力优于有限型结荚习性大豆。亚有限型大豆辽豆14号的产量及综合生产力都显著优于其他品种(系)。而在育种目标相似的情况下,不同结荚习性大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来说,产量构成主导因素均是单株荚数、单株分枝荚数。努力提高大豆单株荚数是今后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的生育规律,结果表明,在60cm和30cm两种行距种植方式条件下株高、株高增长最快的出现时间和株高增长最大速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株高增长最快的出现时间均在出苗后40~50d;株高增长最大速率有随密度增加而加大的趋势。在两种种植方式条件下,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大速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单株生物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均在出苗后70~77d;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大速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种植密度较低时,降幅较大,种植密度较高时,降幅较小。在两种种植方式条件下单株荚重、单株荚重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单株荚重积累最大速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是单株荚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株荚重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均在出苗后91~98d;单株荚重积累最大速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测定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的生理生态参数,结果表明,其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出苗后77d左右。在60cm和30cm两种行距种植方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均会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一样。在3种种植密度下,60cm行距种植的大豆群体,鼓粒期叶片衰减速率均比30cm行距的小。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叶片生产效率有明显的差异,每生产1kg籽粒需叶面积13.32~27.08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叶片衰老加快,生产效率降低。60cm种植方式下,无论是何种种植密度形成的群体,群体内的温度均较高。30cm行距条件下,群体叶面积较大,荫蔽较好,因此无论何种种植密度形成的群体,其湿度变化幅度较小。在10:00~14:00,60cm行距种植条件下,各种密度形成的群体其湿度均较大。  相似文献   
4.
植物叶片、茎秆和土壤水δ18O和δD是研究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生态水文循环过程的重要示踪剂。与传统的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技术相比,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IRIS)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将促进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的发展。但是利用低温真空蒸馏抽提技术获得的植物叶片和茎秆水中含有甲醇和乙醇类有机污染物,造成δ18O和δD的IRIS测量值偏离IRMS测量值(2.64±0.43)‰和(3.6±0.8)‰,超过了仪器精度。本研究利用纯水混入不同浓度的色谱纯甲醇或乙醇,结合Los Gatos公司的光谱分析软件确定甲醇(NB)和乙醇(BB)类物质污染程度的光谱度量值,建立了δ18O和δD的光谱污染校正方法。研究表明,同一台分析仪建立的校正曲线无明显的时间漂移;不同分析仪建立的校正曲线存在显著差异;IRIS校正值与IRMS测量值的交叉验证表明,IRIS测定冬小麦和夏玉米叶片和茎秆水的δ18O和δD可以被准确地校正,与IRMS的差值分别为(0.11±0.12)‰和(0.7±0.4)‰。  相似文献   
5.
近期美国大豆育种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大豆育种普遍面临着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通过品种资源交换,引进优良的品种和种质资源,用以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对选育高产、抗病虫、优质新品种,使品种的产量潜力有所突破是非常重要的。孙志强(1990)报道,东北地区杂交育成168个大豆品种的基因库中,引入37份种质,这些材料累积遗传贡献为6.39%。崔章林等(1998)统计,1961~1980年我国育成的大豆品种亲本中,有3%为国外引种。1981~1995年间则有13%为国外引种。说明国外种质的引进在我国大豆育种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美国是世界上大豆的第一大生产国,其大豆育种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为此,探…  相似文献   
6.
60cm行距种植时,单株的短果枝数、短果枝总荚数和短果枝总粒重均较多,而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的短果枝数、短果枝总荚数和短果枝总粒重均呈递减趋势。短果枝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株高40~60cm处。不同种植方式对短果枝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与60cm行距的情况相比,30cm行距下短果枝的分布有上移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对短果枝的分布也有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下部短果枝分布比例逐渐减小,植株上部分布比例逐渐增大。与短果枝性状不同的是,由于长花序着生在植株顶端,因此长花序受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短果枝籽粒所占的比例为13.7%~26.2%。60cm垄距有利于短果枝的着生,短果枝籽粒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以15.0万株/hm^2密度下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26.2%。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长花序籽粒所占的比例变幅较小,为5.2%~10.1%。在60cm行距种植密度不高于15万株/hm^2的情况下,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沈农6号的产量潜力发挥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剪叶处理对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品种沈农6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剪叶处理对长花序短果枝新株型大豆的单株结荚数、单株粒重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总的趋势是,剪叶处理多数情况下会因为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单株结荚数下降、粒重降低,而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降低幅度越大。剪短果枝叶片会造成短果枝上着荚数下降,但能适当增加长花序上的着荚数;相反.剪长花序叶片会造成长花序上的着荚数下降,但能适当增加短果枝上的着荚数。长花序上着生的叶片和短果枝上着生的叶片,其功能有一定的互补性。剪去长花序叶会造成单株荚数、粒重的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长花序上的结荚数和粒重下降更多,因此,在大豆育种实践中利用长花序性状时,为了保证产量的稳定性,必须配合短果枝等其他具有互补效应的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氮沉降持续增加背景下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和pH环境等的改变及其可能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新生长点和科学研究前沿.以生态化学计量学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综述了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的基本理论、最新进展、研究热点与难点,旨在促进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生态学的研究.氮沉降持续增加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磷循环加速,导致磷限制.氮沉降不但改变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的C∶N∶P化学计量比和降低土壤pH值,而且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组成以及影响碳氮磷分解的关键酶活性.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抑制和无影响,其影响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微生物效应的不同.叶片在凋落前有显著的氮磷养分回收,但是根无明显的养分回收,造成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的C∶N∶P化学计量比存在明显差异.基于DNA/RN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为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将促进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化学计量比改变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暗棕色森林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形态氮(N)添加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CO2和N2O排放的影响。采用室内短期培养试验(15 d),研究对照(CK)、氯化铵(NH4Cl,含N 150 mg kg-1)和硝酸钠(Na NO3,含N 150 mg kg-1)添加对全土(bulk soil)、大团聚体(250~1000μm)、微团聚体(53~250μm)、粉粒+黏粒(53μm)土壤组分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的排放量为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全土粉粒+黏粒;NH4+-N添加对全土和各粒级团聚体的CO2排放没有显著影响;NO3--N添加对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的CO2排放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微团聚体中影响显著(P0.05),但对全土和粉粒+黏粒的CO2排放影响不显著。不同形态N添加对全土和各粒级团聚体N2O排放影响不同,NO3--N添加显著促进了N2O的排放,NO3--N添加后N2O排放量为全土大团聚体微团聚体粉粒+黏粒;NH4+-N的添加抑制了N2O的排放,NH4+-N添加后的土壤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粒+黏粒的N2O排放量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不同形态N添加影响土壤组分的CO2和N2O排放,且作用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的生育规律,结果表明,在60 cm和30 cm两种行距种植方式条件下株高、株高增长最快的出现时间和株高增长最大速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株高增长最快的出现时间均在出苗后40~50 d;株高增长最大速率有随密度增加而加大的趋势.在两种种植方式条件下,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大速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单株生物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均在出苗后70~77 d;单株生物产量积累最大速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种植密度较低时,降幅较大,种植密度较高时,降幅较小.在两种种植方式条件下单株荚重、单株荚重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单株荚重积累最大速率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是单株荚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株荚重积累最快的出现时间均在出苗后91~98 d;单株荚重积累最大速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