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那西肽对肉仔鸡增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那西肽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选取7日龄AA肉鸡36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1‰、2‰的那西肽预混剂,进行饲养试验。结果显示,1‰组肉鸡增重提高22.2%(P〈0.05);各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那西肽1‰组可显著提高血清中ND抗体效价(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的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那西肽可提高肉鸡的体增重和免疫力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2.
用沙培法探究绿豆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受到Hg2+胁迫后的生理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Hg2+浓度小于1 mg/L,根活力有所增强,而随Hg2+胁迫浓度增加,根活力下降;当Hg2+浓度为80 mg/L时,其活力为对照组的21%,根老化加速.植株叶绿素含量随Hg2+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H2+浓度大于10 mg/L时,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尤为明显;绿豆幼苗体内SOD、CAT活力对Hg2+胁迫反应相似,当Hg2+浓度为1~10 mg/L时,其SOD、CAT活力呈现上升趋势并高于对照组;之后则呈现下降趋势,并低于对照组.当Hg2+浓度为80 mg/L时,SOD、CAT活力分别为对照组的36%和32%.绿豆幼苗体内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随Hg2+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异丙隆和苯磺隆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叶片内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异丙隆和苯磺隆对水稻幼苗生理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淮稻9号为供试水稻品种,设异丙隆浓度为2.5、5.0、7.5、10.0 mg/ml,苯磺隆浓度为0.2、0.6、1.0、1.4 mg/ml,测定处理后水稻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异丙隆浓度达7.5~10.0 mg/ml时对根重、苗重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苯磺隆浓度为1.0 mg/ml时也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异丙隆能显著抑制根系活力和增加MDA的含量,浓度为2.5 mg/ml时抑制根系活力65.26%,增加MDA含量42.39%。苯磺隆在1.0 mg/ml时抑制根系活力32.83%,在0.2 mg/ml时增加MDA含量27.41%。[结论]不同浓度的异丙隆和苯磺隆对水稻幼苗体内物质积累、根系的活力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生菌混合菌剂田间防治杨树虫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年用22.5 kg/hm^2内生菌混合菌剂、45.0 kg/hm^2内生菌混合菌剂、22.5 kg/hm^2球孢白僵菌菌剂、22.5 kg/hm^2毛壳菌菌剂、22.5 kg/hm^2角担子菌菌剂、22.5 kg/hm^2莱氏野村菌菌剂、7.5 kg/hm^2敌敌畏(对照)、清水(空白对照)在林场和苗圃进行了田间杀虫剂试验,各菌剂采用高孢粉剂用水稀释500倍后喷雾。研究结果表明,敌敌畏的杀虫效果为81.08%,内生菌混合菌剂45.0 kg/hm2组杀虫效果两地都为95%以上,角担子菌菌剂达到85.35%,只有毛壳菌菌剂杀虫效果为57.19%,低于化学农药杀虫效果,表明内生菌混合菌剂明显优于单一菌剂,也优于敌敌畏杀虫剂。结合试验期间气候及田间种群结构特征,得出45.0 kg/hm^2内生菌混合菌剂对杨树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的二龄前期幼虫杀虫效果达到96.23%。  相似文献   
5.
王新风  纪元  蒋海龙  毛善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86-5787,5922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性状对野马追矿质元素含量与药理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了野马追种植大田内土壤的pH值及其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了野马追不同采收期各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其与药理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野马追原产地土壤pH偏酸性,为5.617~5.883;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一级土壤环境标准;野马追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K、Ca、Mg为主,其次为FeS、r、Zn、Cu,而对生物体有害的As、Cd、Pb、Hg等重金属则未检出。[结论]野马追的幼嫩茎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表明野马追的幼嫩茎叶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和萘乙酸不同配比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赤霉素和萘乙酸不同配比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GA3与NAA以1∶1配比在浓度为10 mg/L处理时对根系的促进作用最佳,13 d后根的长度、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13.68%6、7.36%和98.08%;GA3与NAA以2∶1配比在浓度为50mg/L处理时对幼苗的地上部分促进效应最显著,13 d后苗的高度、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6.00%、18.39%和24.44%。  相似文献   
7.
Cr3+胁迫对油菜幼苗抗氧化酶系统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Cr3+对油菜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r3+能够提高SOD、CAT和POD的活性,而高浓度的Cr3+降低SOD、CAT和POD的活性,SOD、POD、CAT活性峰值分别出现在Cr3+浓度为80 mg/L、80 mg/L和160 mg/L时。随着Cr3+浓度的增大,MDA的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且先慢后快。  相似文献   
8.
戴鑫  张边江  章琦  毛善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00-13001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锰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及SOD、POD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淮麦19号为试材,将小麦种子及幼苗分别用1%的NaCIO溶液和0.1%的NaCI溶液处理后,再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锰溶液(0.5、1.0、1.5、2.0、2.5mg/L),分别测定小麦幼苗的鲜重、根长、根重及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锰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及SOD、POD活性的影响。I结果]不同浓度的锰处理对小麦幼苗根长、苗高、鲜重的影响显著,锰处理浓度为0.5mg/L时小麦幼苗的根长、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6%、9.8%;锰处理浓度分别为0.5、2.0mg/L时,小麦幼苗的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5.9%和27.2%;2.0mg/L的锰浓度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幼苗体内SOD和P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4.1%、25.2%。【结论]该试验提出了合理的小麦施锰肥的技术,为农业生产实际服务。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粉剂除草剂(14%乙·苄可湿性粉剂)颗粒表面活性改良后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两试验点每公顷用改良后除草剂600 g 15 d后的防效达到88.2%、79.7%,与常规除草剂750 g的防效相当;30 d后,其防效仍为89.1%、88.0%,但常规除草剂750 g/hm2的防效明显下降,仅为64.6%和73.7%.因此,除草剂改良后能显著减少使用量、提高防除效果和延长除草有效期.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教书育人”传统理念的延续与升华,实施好课程思政,将对高校生物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凝炼思政主题、编制课程大纲,组织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建立教育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主题式”教育在植物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从而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形式,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率,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