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教学在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传统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该教学方法在许多高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案例选择、教师素质、学生能力、基础设施、教学体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时效性和本土性的案例,探索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师资水平,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积极参与,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等对策,以更好地提高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中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不前、日益萎缩的局面.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并分析作为"经济人"的农业保险主体农民、政府、保险公司三者的行为选择,得出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必须采用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必须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学教学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金融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但在金融国际化环境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应对新形势,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必须深化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科专业的调整与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以培养符合金融业发展需要的优秀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核心,构建了农村新民居投融资体系。通过新民居投融资体系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性,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进一步解决新民居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促进新民居建设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财经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等学校应更加注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而加强实践性教学,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以河北省两所重点高校为例,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明显不足,存在着实践教学环节单一、课时安排少、经费不足、缺乏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初步构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财经类专业学生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以期对加强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提高财经类专业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无论是金融机构网点的覆盖率、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还是金融服务业务和品种的开展等都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对金融的需求。从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导致供给严重短缺的原因,最后从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和建立支农贷款保险机制等几方面提出了解决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式学习"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与研究结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中央银行学"课程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资源利用、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式学习"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表明,在有了一定专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开展"研究式学习"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9.
借助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的契机,以福建省农业科技企业调研的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农业科技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现状,并对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剖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在给农业科技企业带来资金的同时,还应该给企业带来高效的管理和优秀的商业模式;农业科技企业要加强与风险投资公司的沟通,更新观念,深刻理解资本运作对企业的作用;农业科技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弱化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滞后等原因而处于萎缩状态,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契机,构建河北省农村金融服务一体化模式,通过各金融领域的沟通与协作,铸造一个健康、高效、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