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0篇
  1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7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Q优6号是重庆市种子公司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6028),2006年被农业部评为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根据Q优6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在海南2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期的强降雨导致一些地方的稻田被洪水淹没,造成头季稻严重减产或绝收,建议通过蓄留"洪水再生稻"以降低损失。"洪水再生稻"蓄留技术主要措施:(1)选好稻田。选遭受洪水浸泡、倒伏但根系尚未死亡的稻田进行蓄留再生稻。(2)及时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块,在洪水退去后的2天左右应及时割苗,割除的稻草可顺行放置田间,以利保温抗旱、抑制田间杂草、增加有机  相似文献   
3.
用穗重型杂交水稻渝优11号为载体,研究探明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模式下本田底肥氮占总氮比例、栽插密度、施肥水平、栽插叶龄等栽培措施对稻谷单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了各因子水平的优化组合A2B3C1D2,初步提出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的技术规程:纯氮的70%作底肥、每hm2栽12万窝、每hm2施纯N 105kg、叶龄为3.5叶时移栽的因子组合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并探索其产量形成特征,为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生产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适宜长江上游地区的中熟和中迟熟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中稻机械化湿润直播蓄留再生稻,通过生育期、再生力、抗折力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对参试水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水稻品种间的生育期、再生力、抗折力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显著(P< 0.05,下同),在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条件下,全生育期为201~217 d,再生力为0.75~1.36,抗折力为0.89~1.57 kg,中稻产量为6.29~9.90 t/ha,再生稻产量为2.84~4.71 t/ha,两季产量为9.81~12.80 t/ha。以产量为分类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的15个水稻品种分为中稻高产再生稻高产、中稻高产再生稻中产、中稻中产再生稻中产、中稻低产再生稻高产和中稻低产再生稻中产等5个类型。筛选出中稻高产再生稻高产和中稻高产再生稻中产水稻品种川优5213、川优8213、西优32、川康优637、旌22优占、B优2928和川绿优青粘等7个适宜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水稻品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稻产量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与再生稻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下同),与中稻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稻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再生稻产量与再生稻每穗粒数和再生稻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再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两季产量与中稻产量和中稻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川优5213等7个水稻品种适宜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可作为适宜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品种及在种质资源改良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雄性不育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资源,对雄性不育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自然突变的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012S-3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特征和花粉育性等进行调查,并构建遗传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应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精细定位。结果表明,012S-3是一个典型的无花粉普通型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初步定位分析目的基因与SSR标记RM6081存在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约为34.4 c M;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分析,找到3个候选基因:LOC_Os07g35880、LOC_Os07g35920和LOC_Os07g35940,其中LOC_Os07g35880和LOC_Os07g35940编码β-淀粉酶,属于水稻中新发现的花粉致死基因。该不育基因的成功定位为其进一步的分离克隆及其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开颖促进剂RHS1对2个含粳型血缘的籼型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影响,为繁殖制种利用开颖促进剂调控花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含粳型血缘的籼型不育系神农4A和18A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0.1 mL/L的开颖促进剂RHS1药剂处理和清水对照(CK),调查对比不同处理供试材料的单穗开花花时动态、单穗开花历期、单穗日开花动态、颖花开颖角度、颖间距、包颈率、柱头外露率及闭颖情况。【结果】开颖促进剂RHS1不仅可提早花时和提高花时集中度,还可提高花期集中度。与CK相比,RHS1处理可使花时提早0.5 h,可使花时集中度(以午前花率衡量)提高3.72%~13.55%;可使花期集中度(以开花历期衡量)提前0.10~4.64 d;但不同材料的花时、花期对RHS1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与CK相比,开颖促进剂RHS1对开颖角度、颖间距、柱头外露率、包颈率及闭颖情况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开颖促进剂RHS1在配套使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可作为调节花时的药剂之一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植物激素ELISA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各器官内源细胞分裂素(iPA)的变化及其与再生芽萌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5-19d稻株叶和叶鞘中内源激素iPA的含量较低,再生芽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齐穗19d以后,内源激素iPA含量增加,再生芽萌发、伸长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前期(齐穗后19d)下部节位茎中iPA含量高于上部节位,低位芽长于高位芽;后期(齐穗后33d)上部节位茎、芽的iPA含量高于下部节位,上位芽生长速度则快于下位芽,可见,再生芽萌发生长与内源激素iPA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粒)肥,使其前期促蘖壮蘖,中期稳长,群体适中,后期个体健壮,抗逆力增强,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均提高,因此头、二季均较“重底早追施肥法”显著增产,尤其与穗型较小的品种、中苗移栽、穴植双株、适当密植和增施N肥、中期增施K肥等措施并用时效果更佳。N素基、蘖、穗肥比例为5:2:3的两季增产率均高于其他参试8种单项增产措施,起关键作用的是穗(粒)肥,随施N总量增加而提高其所占比例,对两季总产的配合效应愈好。穗(粒)肥施期则根据中期长势长相而定,一般宜在孕穗期或齐穗期施用。  相似文献   
9.
对再生稻间作的晚稻品种、育秧技术、头季稻栽插方式及晚稻间作规格和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杂交稻头季稻收获后蓄留再生稻。同时,在再生稻行间载无稻并获得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优质籼型不育系Q2A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Q2A是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重庆市种子公司用金23B×中九B的F2代与58B×Ⅱ-32B的F2代杂交,再用复交F2代与珍汕97A杂交引入野败型胞质育成的一个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2003年7月通过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异交习性好;可恢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12项测试指标中有7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5项达二级标准);苗瘟3级,叶瘟3级,颈瘟7级,对苗瘟和叶瘟表现为中抗,颈瘟感病.其与成恢047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Q优5号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2003年1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