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围绕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旱地冬种大麦干旱、冰雹灾害频繁以及山区复种指数低、旱地秋闲时间不断延长的突出问题,从国内引进12个优质早熟大麦品种,开展夏播秋收大麦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500、88--4、盐麦2号、盐麦3号、港啤1号和83203较为适合阿子营地区大麦旱地夏播秋收种植.并根据筛选品种特性探索出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潘永琼  易加洪  张锦春 《种子世界》2021,(10):0159-0161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人们在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嫩、鲜逐渐成为了人们在农产品方面所追求的新方向,其中以甜玉米、糯玉米为代表的鲜食玉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在我国粮食生产和加工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及市场前景。鲜食玉米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农作物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重点研究滇源街道鲜食玉米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理论依据,为昆明市农产品的发展和流通、生产水平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百合是一种高档鲜切花。本文综述了百合的生长习性、切花生产质量控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9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采用接种鉴定和PCR检测分析了2012年至2014年从云南省罗平县和腾冲县2个病圃内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的396个稻瘟病菌单胞菌株的无毒基因Avr Pi9动态变化。结果表明:Avr Pi9在此两病圃所采集菌株中出现的频率虽均高达90%以上,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抗病基因Pi9仍有应用前景,特别是与抗病基因Pi zt、Pi7、Pi12联合应用,联合抗病系数都达0.81以上。然而,在PCR检测到的388个Avr Pi9菌株中,21个含有该基因片段,但仍对Pi9基因品系IRBL22有致病性,Avr Pi9基因可能正在发生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5.
云南籼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苗期耐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低温和连续阴雨是导致籼稻烂秧的主要因素之一,筛选耐冷的种质资源,将耐冷性基因导入高产的籼稻品种之中是防止低温冷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加强籼籼稻杂交后代的苗期耐冷性研究,可为籼稻耐冷性育种提供条件。以235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Oryzasatica)配制的杂种F5、BC1F4、BC2F3和BC3F2代为材料,在昆明自然条件下,对亲本及其后代进行苗期(三叶)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回交世代与杂种与亲本间的苗期耐冷强弱差异较大,总体趋势为回交供体亲本〉F5〉BC1F4〉BC2F3〉BC3F2;揭示了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其回交杂种苗期耐冷性减弱,越来越趋于轮回亲本,在耐冷育种上对回交供体亲本及其早世代材料进行选择更易获得苗期强耐冷材料。(2)同一稻作区,回交供体亲本的苗期耐冷强于杂种后代;稻作区划间,回交供体亲本及杂种F5总趋势相近,滇中一季籼稻粳稻区和滇东北高原粳稻区材料耐冷最强,而BC1F4、BC2F3和BC3F23个回交世代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