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6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了新疆白鲜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动态,为从中提取药物活性成分奠定基础,同时是解决资源贫乏的一条新途径。[方法]以幼叶、真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配比、碳源对新疆白鲜出愈率的影响以及愈伤组织生长动态变化。[结果]幼叶在激素浓度为6-BA 2.0 mg/L+2,4-D 0.5 mg/L的MS和B5培养基出愈率分别为83.0%和93.3%,且在低盐B5培养基上诱导率较高;不同外植体幼导率为子叶>下胚轴>真叶,子叶的诱导较快,诱导率较高;蔗糖作为碳源时效果较好,诱导率为100%;愈伤组织生长的倍增曲线揭示继代培养时,第5~17天为快速增长期,且在暗处生长较好,继代周期20 d较为合适;不同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质量亦有较大的影响。[结论]y1y、2激素组合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虽较致密,但在体胚发生中均未达到理想效果,也未能进一步分化。将其转入含有激动素KT 3.0 mg/L+NAA 0.1 mg/L的MS培养基中,发现愈伤组织在光下变黄绿色,生长也较紧凑,可诱导出胚状体。  相似文献   
2.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又名白瓜、寒瓜、枕瓜,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是我国夏秋季的常见蔬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1]。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冬瓜课题组从1993年开始,培育生长势强、品质好、产量高、种子光边的早熟粉皮冬瓜品种,以替代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品种五叶子冬瓜[2]。  相似文献   
3.
莴笋又称青笋,是莴苣的一个变种,属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气候,生长适温12~20℃,可耐-6~-5℃低温;直根系,移植后发生多数侧根,浅而密集,主要分布在20~30 cm土层中.海拔3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等,考验着当地植物的生长.在这样的高原环境下种植莴笋,育苗技术、土壤改良、缓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等是关键.莴笋是半耐寒、喜冷凉作物,在高原露地种植,抽薹早、易老化;冷棚种植,冬季温度低,莴笋生长得不到保障,但利用日光温室可以实现莴笋在高原地区周年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冬瓜以鲜销为主,产量高,耐贮存,中国栽培面积最大.长江流域除青海、西藏江源地区、金沙江谷地外,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以及其他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6~18℃,适宜冬瓜生长,也是中国冬瓜的重要产区之一.利用设施进行冬瓜春提早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长江流域气候温和、降雨量充足,设施内温度高、湿度大,冬春季低温寡照环境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冬瓜要实现高质高产,除选好品种外,还需注意棚架设施、栽培密度、整枝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150mm以上。除著名的四川盆地外,以多山与高原为特色,60%以上山区海拔超过1000m,地势从东南部向西北部节节抬高。这些高山地区夏无酷暑,也无现代工业污染,适宜发展夏季蔬菜,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建军  刘世贵  詹成波  敖清艳 《园艺学报》2008,35(12):1853-1853
‘蓉抗4号’是黑皮冬瓜是中早熟一代杂种,耐热,易坐果,出苗到收获约120 d,单瓜质量15 kg,果肉致密,适合煮食、烧烤、火锅和加工冬瓜果脯,适合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7.
四川成都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阴冷潮湿,1~3月平均气温8.6 ℃,月平均日照时数58.3 h(小时),冬春季气候条件不适宜进行瓜类蔬菜露地栽培.2012—2019年,笔者所在的瓜类蔬菜项目组分别在成都崇州羊马镇、崇州锦江乡、郫都新民镇、彭州九尺镇、什邡隐丰镇等平原地区开展早春冬瓜—水稻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 150 mm以上。除著名的四川盆地外,以多山与高原为特色,是全国地势最高的省区之一,60%以上地区海拔超过1000m,地势从东南部向西北部节节抬高。这些高山地区夏无酷暑,适宜发展夏季蔬菜,也无现代工业污染,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