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4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奇特的天麻则是植物世界进化到顶点的兰科家族中的一员。从它的身上,我们既找不到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根,也找不到合成营养的工厂——绿色的叶片,只有块茎、花莛和退化成鳞片状的红色小鳞叶,而它那奇特的花朵则是和昆虫传粉紧密地相互适应进化而来的器官。和其他的兰科植物一样,它的种子细微如粉尘,轻似绒毛,无胚乳、几乎不含营养,成熟的种子随风飘去,不知道会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萌发,它的生长、营养、繁殖一直是困惑生物界多年的难解之谜,它的生活史充满神秘,疑团重重,几千年来没有人能够栽活它,也没人能使它的种子发芽。但自然界的生…  相似文献   
2.
郭顺星  徐锦堂 《种子》1990,(5):36-37,5
兰科(orchidaceae),是高等植物中大科之一,多数种为著名药用植物和珍贵花卉。兰科植物有地生、附生及腐生等多种生态类型,栽培方法一般为分株繁殖,生长缓慢。其种子结构简单,成熟时为原胚阶段,无胚乳,常规条件下种子难以萌发。自然界,种子靠消化入侵的真菌获得营养而萌发,发芽率极低。为了满足药用及花  相似文献   
3.
兰进  徐锦堂  李京淑 《核农学报》1993,7(2):121-124
对蜜环菌进行氚标记、放射性测量和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3H-标记物分布于菌体的各个部位,在培养基中加入~3H-葡萄糖标记蜜环菌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蜜环菌侵染天麻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进  徐锦堂  李京淑 《核农学报》1996,10(2):123-125
用氚标记蜜环菌伴栽天麻,显微放射自显影的结果表明,标记蜜环菌侵入天麻皮层细胞时,菌丝即被溶解、消化,其同化产物主要由天麻维管组织运输。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上均有银粒,表明被同化的标记物参与了天麻的生物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用3H 葡萄糖对紫萁小菇进行氚标记 ,然后用标记的紫萁小菇伴播天麻种子 ,观察发现标记紫萁小菇仅由天麻胚柄状细胞侵入 ,在天麻种胚细胞中同化的标记化合物由细胞壁进入并由胞压运输到细胞内 ,形成原球茎后同化标记物由维管组织运输。  相似文献   
6.
我国天麻栽培50年研究历史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50多年我国天麻从野生到人工栽培、无性繁殖栽培技术,以及有性繁殖播种方法的发展历程,介绍天麻与真菌营养关系及天麻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我国天麻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提高单产,适当控制种植面积;拓宽天麻药用途径,大力开展保健食品市场;研究和探索伴栽天麻树种的种类,人工营造速生树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大力开展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7.
兰进  徐锦堂  李京淑 《核农学报》1993,7(4):249-252
应用~(32)P、~3H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天麻的第二营养源,证明在无蜜环菌伴栽的情况下,天麻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均能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为天麻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天麻,别名赤箭、鬼督邮、离母、独摇芝、定风草。我国野生天麻主要产区在云南、四川、吉林、贵州、陕西、湖北、西藏、辽宁、江西、安徽、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台湾等省(区)的部分高山地带。目前,人工栽培天麻的主要产区分布在陕西、湖北、河南、四川、山东等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