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纸层析法和比色法分离测定了几种沙生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和多糖含量、日变化及失水50%时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沙冬青、白刺、霸王、籽高和猫头刺白天可溶性糖最高含量分别为16%、8%、14%、11%,5%.前三种植物多糖最高含量分别为5.6%、7.6%、7.5%,其日进程与可溶性糖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叶片失水50%时,白刺多糖增加1.31倍,霸王1.21倍,沙冬青0.44倍.这表明:某些沙生植物主要靠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适应干旱;有的则以增加多糖含量以增强胶体保水能力忍耐干旱;另一些植物则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
<正> 树木生理学是林木经营管理技术的理论基础。笔者曾对文冠果一个年生长周期中的某些生理学指标——光合作用强度,有机养料的运输与累积,氮、磷、钾元素的累积动态等进行了研究,然后按其所得结论,提出了文冠果追施“果肥”和“复壮肥”的增产技术措施,经三年生产实践,获得了增产的效果。一、从氮、磷、钾累积动态谈肥料比例文冠果种子,仁与壳各占一半。将种仁烘干,分析其组成,主要包括下列物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灰分。灰分包括多种元素,我们仅测定了其中的P_2O_5与K_2O_0上述各类物质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3.
文冠果落果与内源脱落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出现两次落果高潮,脱落果实大约分别为雌花的75%和15%.本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两次落果期间不同状态果实的内源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幼果期,脱落幼果脱落酸含量为不脱落幼果的2—9倍;果实膨大期停止生长的果实脱落酸含量为正常生长果实的1.1—1.8倍.可见,果实中高的内源脱落酸含量是引起文冠果脱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长在阿拉善荒漠地区的13种植物,其叶细胞膜脂组分及ABA含量差别较大。膜脂组分:4种中生植物,饱和脂肪酸含量达1/3者2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0%以上者2种;少浆液旱生植物,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7.3—45.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0%以上者1种;多浆液旱生植物6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以上者3种,不饱和脂肪酸达70%以上者4种。ABA含量:红砂最高(2.52μg·gfw~(-1));白刺次之1.83μg·gfw~(-1));梭梭、沙拐枣、花棒、沙米、沙枣等含量相近(0.64—0.90μg·gfw~(-1));枸杞、籽蒿、猫头刺、霸王含量甚微(0.013—0.25μg·gfw~(-1));沙冬青和沙棘未检测出。可见,膜脂组分与ABA含量之间,以及与生态型及抗旱性之间,均无直接的紧密相关性。资料表明,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忍耐是多种方式或多条途径的。  相似文献   
5.
柠条萌芽种子经低温(4~6℃)预处理72h,然后置于25~28℃温箱回干,用TTC检测幼根生活力.处理提高6天.其原因是预处理后在回干过程中提高了幼根PrO含量5倍,一方面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4.1%,含水率增加一倍稍多;另一方面增强了膜的稳定性,降低了细胞相对电导率(约为对照的1/2).用薄板层析极性脂再经双波色谱扫描仪测定.预处理有利于回干过程保持磷脂稳定,回干72h与0h比较,对照磷脂减少16.98%,处理仅降低3.1%.用气相色谱分析膜脂脂肪酸组成,预处理后回干48h、18:0减少5.3%,18:2增加23.6%;尔后发生相反变化,72h18:0增加5.0%,18:1增加9.3%,18:2减少15.0%.结果表明,预处理推迟了膜对回干的反应,从而提高其抗回干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