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路,可以在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国家林业局采纳和实施了这项方针和策略,这对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森林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我国本土病虫害,研究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无公害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包括下述10种重大森林病虫害: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栗山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云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苹小吉丁和杨十斑吉丁。  相似文献   
2.
牛放线菌病是由几种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亚急性慢性增生性传染病,以牛的颌骨为侵害对象,俗称大颌病。其特征为牛的头、颈颌下和舌部发现有放线菌种。尤以2-5岁牛常见。1病因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粗糙的饲草料常刺破口腔黏膜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日本学者Kosaka与Ogura发现松褐天牛成虫除携带松材线虫外,雌成虫卵巢内还携带有另一种线虫,他们将其命名为卵巢线虫,并认为这种线虫是松褐天牛成虫的寄生性线虫。我国对该种线虫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为了证明这种线虫在我国是否存在和分布,开展了本项研究。[方法]分期分批捕获刚羽化的松褐天牛雌雄成虫,采用解剖松褐天牛成虫松树木质部及感病的松褐天牛幼虫等方法,调查卵巢线虫的存在与分布。[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松褐天牛成虫体内有该卵巢线虫存在,分布于松褐天牛成虫、幼虫体内和松树木质部3个部位;在松褐天牛成虫体内的卵巢线虫通过松褐天牛雌成虫产卵而接种、进入寄主树木木质部中。同时,木质部的卵巢线虫也有一部分进入松褐天牛幼虫体内寄生,另一部分仍在木质部生活,当松褐天牛幼虫再次发育为成虫时,在木质部中的卵巢线虫和已被寄生的松褐天牛幼虫体内的卵巢线虫再次进入松褐天牛成虫体内,完成循环。卵巢线虫在松褐天牛雌、雄虫体内均有分布,携带率为44.4%,其中松褐天牛雌成虫携带率为43.8%,松褐天牛雄成虫携带率为45.0%,两者间无显著差异;每头松褐天牛成虫平均携带卵巢线虫574条,其中雌成虫平均携带816条,雄成虫平均携带308条,具显著差异。初步研究表明,卵巢线虫在松褐天牛成虫体内只能完成产卵到1~4龄的幼虫阶段,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世代;在松褐天牛幼虫体内寄生和在木质部生活的卵巢线虫能完成一个完整世代,但具体过程尚不清楚;调查中未观察到卵巢线虫对松褐天牛成虫有寄生致病或致死的现象,但对松褐天牛幼虫有寄生致死的能力;卵巢线虫常与松材线虫同时存在,而且侵入松树及离开松树的方式与松材线虫相同。[结论]我国松褐天牛体内也发现有卵巢线虫存在;目前尚不能证明该线虫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寄生致死性,但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一定的寄生致死性;卵巢线虫的生活史与松材线虫相似,是否与松材线虫一样对松树具有危害性以及其病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我国对森林危害和威胁最严重的病害,控制其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手段。作者发现的松褐天牛深沟茧蜂(Iphiaulax monochamusi Yang)是寄生松褐天牛中老龄幼虫的重要天敌。为明确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解剖46株松褐天牛危害致死的马尾松,调查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马尾松、松褐天牛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研究表明:寄主树木的高度、胸径和树龄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没有显著影响,松褐天牛的数量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亦没有显著影响,而松褐天牛幼虫龄期和松褐天牛幼虫在树干上的位置显著影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松褐天牛龄期呈显著正相关,其偏好寄生3~5龄幼虫;就天牛在其危害寄主树木上的位置而言,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偏好寄生马尾松主干上部和在韧皮部危害的松褐天牛幼虫,其对位于马尾松树干上部的寄主幼虫寄生率最高,达27.38%,对在韧皮部生活、危害的寄主幼虫寄生率为20.18%,显著高于位于木质部生活的寄主幼虫寄生率(5.46%)。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的关键环境因子是寄主树木的坡位和其它天敌寄生率,其中,坡位与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呈显著正相关,其它天敌寄生率与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以上研究初步明确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害虫和天敌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利用该重要天敌控制松褐天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秦皇岛海域46个站位的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A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海水中Cu、Cd、As含量在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范围内波动,部分站位Pb、Zn、Hg含量超过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调查海域北部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略高,各季节综合污染指数比较稳定,海水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全部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高的区域主要位于戴河口以北的近岸海域,6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As>Cu>Pb>Zn,调查海区表层沉积物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多种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低。  相似文献   
6.
69%福美双·烯酰吗啉WP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9%福芙双·烯酰吗啉WPB防治黄瓜霜霉病增效作用明显,共毒系数为196.90;田间试验表明,69%福美双·烯酰吗啉WP保护地和露地黄瓜霜霉病试验,用1242 ai.g/hm2第3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5.98%,90.26%,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WP 262.5 ai.g/hm2的防效80.88%,85.53%和50%福关双WP 1350 ai.g/hm2的防效62.35%,64.29%,各处理问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通过林间和室内解剖黄连木种子,观察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成虫羽化时间、交尾时间及幼虫发育情况,并使用不同用量的40%氧化乐果乳油,在不同的时间以树干输液法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结果表明,黄连木有虫果率为92.3%,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白天羽化交尾,羽化期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呈单峰型,在林间其羽化高峰阳坡为5月中下旬,阴坡为6月上旬,此时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幼虫在寄主果实内孵化后,初期以果实内壁为食,7月中旬钻入种胚内取食破坏。6月下旬至7月初幼虫啃食种胚前,应用树干输液方法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期。通过试验,确定40%氧化乐果稀释成2倍液进行树干输液,输液量为树木胸径处干周长×2.0 mL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一般仅体现短期内对目标害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而忽略了天敌在自然界数量增殖后对害虫种群数量的长期而持续的控制效果,以及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价.判断害虫生物防治计划是否获得成功,目前缺乏广泛认同的评价方法.本文对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天敌昆虫对信息化学物质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学物质在天敌昆虫寻找猎物,取食,避敌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天敌最常用的三种信息化学物质(利他素、互利素和标记信息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天敌昆虫对各种信息化学物质的利用,总结了国内外对天敌信息化学物研究现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柠条饲料加工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又名小叶锦鸡儿、牛筋条,落叶灌木,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生物量高,平茬后萌孽力强,生长旺盛等特征,还因枝叶茂盛、鲜枝嫩叶营养丰富、牛羊喜食而被人们誉为"铁杆牧草"。因此,建立柠条饲料灌木基地,进行饲料产品的产业开发不仅是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巨大的市场潜力更决定了其将成为农村经济中的增长点,可以带动饲养加工业,规模化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链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