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家兔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牧草作为家兔生产主要饲料原料来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重点从家兔消化生理特点、兔产品安全生产、农民增收、需求现状与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野生资源,本研究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共采集了1 723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通过表型特征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鉴定出了99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24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并测得老芒麦的DNA含量在5.86~7.30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6.66 Gb;垂穗披碱草材料的DNA含量在9.50~10.36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9.97 Gb。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野生老芒麦材料在苗期基部叶鞘出现了绒毛,分析发现该表型出现的概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海拔、年年均气温以及年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老芒麦苗期基部叶鞘绒毛的有无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是老芒麦种质应对不同环境类型的适应性机制之一。本研究为老芒麦的形态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0种沿阶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遮阴程度处理,研究遮阴对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比较法结合田间试验综合比较了种质材料间不同遮阴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差异,并初步筛选出了适合成都地区种植的耐阴性较好的沿阶草资源材料。结果如下:试验材料的株高随植物的遮阴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在适宜的遮阴程度中株高指标会上升;耐阴性强的材料SAG-OJ-19002、SAG-OJ-19004、SAG-SY-19005、SAG-DZ-19007、SAG-XJ-19008、SAG-BQ-19010的分蘖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材料的叶长、叶宽随着遮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含水量(LWC)也随着遮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垂穗披碱草新品系Z03024与对照品种甘南垂穗披碱草进行物候期、农艺性状、品质、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阿坝垂穗披碱草干草产量平均达10 503.4kg/hm2,比对照甘南垂穗披碱草增产25.4%,差异显著;种子产量平均达2 874.4kg/hm2,与对照相当;叶茎比比对照高61.75%,总的叶量比对照多40.32%。该品系具有迟熟、持青期长、抗寒等特点和茎节多、茎秆细、叶片宽长、叶量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等特性,适宜进行刈牧兼用。可以在川西北高原及类似气候区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补播改良、退化草地治理等方面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抗UV-B辐射能力强弱,筛选出优异种质材料,本研究以9份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为对象,研究其苗期UV-B辐射下的生长特性与生理特性,对其抗UV-B辐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程度的加剧,9份材料的生长特性与生理特性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可将9份材料分为强、中、弱抗UV-B辐射材料。强抗材料为QH009,该材料受UV-B辐射影响最小,叶片受损程度最低,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小,细胞膜系统指标上升幅度最小,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最多,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材料(P<0.05),次生代谢物积累最多,光合系统指标下降幅度最小,可作为垂穗披碱草新品种选育与利用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家免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牧草作为家兔生产主要饲料原料来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重点从家兔消化生理特点、兔产品安全生产、农民增收、需求现状与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甘洛县人工种草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人工草地的优势,并就加大甘洛县人工种草支持力度、促进甘洛县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 GP3株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将HP-PRRSV HuN4株免疫BALB/c小鼠,以该病毒感染的细胞及真核表达的GP3蛋白为检测抗原,经间接免疫荧光(IFA)筛选获得了一株稳定分泌MAb的细胞株,命名为4G5.抗体亚类鉴定重链类型为IgG1,轻链类型为K.该MAb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IFA效价分别为1∶256和1∶1 280.IFA结果显示,MAb 4G5能够识别CH-1R、JXA1-R、HP-PRRSV HuN4株及其疫苗株HuN4-F112,而不识别RespPRRS MLV病毒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G5与HP-PRRSV HuN4株及原核表达的GP3蛋白均可以反应,表明其针对的抗原表位为线性表位,中和试验结果显示该MAb无中和活性.通过截短表达GP3蛋白鉴定该MAb抗原表位识别序列为74WCRIGHDRCS83.本研究获得的MAb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 GP3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以收集自我国7个省的45份野生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为研究对象,在开放授粉条件下,通过测定斑茅的花粉与胚珠比(Pollen-ovule ratio,P/O)、杂交指数(Outcrossing index,OCI)以及基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估计交配系统参数这3种方法,探究斑茅繁殖特性及其有性繁殖力的情况,为斑茅资源开发利用、杂交育种及繁殖技术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斑茅P/O为5 897,杂交指数OCI为2;采用11对SSR引物对随机取样的15个斑茅半同胞家系共计1 158个子代进行交配系统参数估计,结果显示斑茅种群具有较高的异交率水平(tm=0.864),多位点异交率和单位点异交率的差值不明显(tm—ts=0.012),亲本近交系数F大于0(F=0.318),表明斑茅以异交为主,并存在部分近交。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认为斑茅的繁殖特性为异交为主、自交为辅的混合交配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