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壮苗是甘薯高产的基础。实践证明,改革甘薯育苗方式,推广通气温床育苗是夺取甘薯早苗、足苗,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 主要优点 甘薯通气温床育苗与普通温床育苗比较,有五个优点: 1.温度高。甘薯通气温床育苗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好气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从而加速了以好气性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微生物数量骤增,分解能力提高,放热多,升温快,温度高。一般5~10厘米土层温度较普通温床提高4~6℃,膜内气温高8~11℃。 2.出苗早。升温快,温度高,促进了甘薯幼芽  相似文献   
2.
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北与山东省接壤,境内有丘陵也有平原,常年种植花生20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夏花生面积由1984年的6万亩,扩大到1985年的12万亩,全县85年25万亩春夏花生,平均亩产536.0斤,总产1.34亿斤,分别比84年增长0.94%和24.4%。  相似文献   
3.
赣榆县1981年试种赣化2号,连续四年亩产突破900公斤。1984年城头乡大沟头村129亩丰产田,平均亩产783.4公斤。该品种增产潜力虽大,但生育期170天左右。采用塑料薄膜育苗成本大。1984年示范推广了两段育秧配套栽培技术,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4.
两段育秧是提高秧苗带蘖率,培育多蘖壮秧的育秧新技术。1984年我县在总结以往场地育秧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塑料薄膜拱架场地育小苗,秧田单株寄栽育壮秧的两段育秧新技术,在籼、粳杂交稻及  相似文献   
5.
1985年,我县种植花生25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左右,其中夏花生12万亩。为了提高夏花生产量,大力推广了麦行套种的方式。由于麦行套种的夏花生比麦收后灭茬播种的夏花生生育期要长15~20天,积温增加400℃左右,生长发育充分。同时,根据气象资料,麦行套种的夏花生在出苗期间(5月25日至6月4日)平均降雨35.7毫米,比麦收后灭茬播种的出苗期间(6月15~23日)降雨多23毫米,避开了出苗期问的干旱,有利早苗、全苗;在  相似文献   
6.
1984年我县在总结以往育秧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塑料薄膜拱架场地育小苗,秧田单株寄栽育壮秧的两段育秧新技术,全县共建床4,000余个,总面积58,000平方米,寄秧4,300亩,移栽大田3万余亩。据5点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