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五)岭南茶区:本区为南岭以南广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包括闽南茶区,广东及广西全部。本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及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温度为18—22℃,最低的一月平均温度也在8—14℃,绝对最低温度除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有时出现-8℃外,其余均接近0℃,或0℃以上。无霜期特长,在300天以上,最高月温度一般在27°—29℃之间,绝对高温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九年《茶叶》杂志发表了庄晚芳同志《愈釆愈发》的論文,我們曾在《茶叶通报》上提出《合理采摘》的意見,三年来生产实践的結果已可初步得出結論。今年庄晚芳同志在《中国农业科学》第二期对愈采愈发又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論依据。我們根据百家爭鳴的精神,提出我們的一些看法。敬请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茶树群体结构的意义和密植原则茶树是多年生植物,寿命长,成园迟,栽培管理好的三、四年可以成园,一般管理差的五、六年才能投产。要加速茶叶生产发展,必须使新建茶园速成丰产,成园后高产稳产。要达到这个目的,合理密植是其中重要的一杯。  相似文献   
4.
茶园耕作制度与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技水平相联系,它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发展。安徽种茶历史悠久,地形复杂,不同茶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茶园耕作制度。因此,探讨茶园耕作制度的形成演变发展规律.对指导茶叶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武陵山横亘于黔、川、鄂、湘四省交界处,山脉由西南走向东北,其主峰梵净山在黔东江口县境内,高达2572米。黔东武陵山区包括铜仁、江口、松桃、石阡、思南、德江、玉屏、印江、沿河九个县(卅)及一个万山特区。地处云贵高原湘西丘陵及四川盆地大斜坡地带。本区产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周三国时期。〔荆州土地记〕(西晋时,公元265~317年)曾有“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可见黔东武陵山区是我国最早种茶的地区之一,而且是优质茶叶的产区。本世纪五十年代石阡茶出口西欧,受到国务院的嘉奖。现  相似文献   
6.
继当代茶圣吴觉农之后。荣任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的王泽农教授,是江西省婺源县人。1907年出生。1928年春考入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于1931年7月毕业。毕业后,在安徽桐城中学、福建厦门中学、江西农林学校等学校任理化教员。1933年秋去比利时留学。1937年7月毕业于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获比利时国家农业化学工程师学位。旋任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业试场技师。  相似文献   
7.
一、安徽茶叶生产概况安徽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世界市场,过去历史上全省茶叶产量曾达40余万担,到解放前只有14.2万担。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继当代茶圣吴觉农之后,荣任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的王泽农教授,是江西省婺源县人,1907年出生。1928年春考入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于1931年7月毕业。毕业后,在安徽桐城中学、福建厦门中学、江西农林学校等学校任理化教员。1933年秋去比利时留学。1937年7月毕业于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获比利时国家农业化学工程师学位。旋任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业试验扬技师。 1938年 8月回国后,先在云南省建设厅任技正,同年 11月应李亮恭先生邀聘,筹建复旦大学农学院,任复旦大学垦殖专修科教授。1940年…  相似文献   
9.
一、大别山历来是我国优质茶叶的产地大别山位于我省西部,是大别山主体部分,它的余脉向西和西北延伸到湖北和河南境内。本地产茶历史悠久,在魏晋(公元265~316年)以前,即有茶树栽培,唐时大别山区已生产霍山黄芽,六安小砚春等名茶作为贡茶,当时大别山周围的舒州(今潜山、太  相似文献   
10.
一、採摘和留叶的作用采摘和留叶是茶树栽培采收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具有不同的作用。茶树是常綠的多年生的叶用植物,栽培茶树就是要它多生长幼嫩的芽叶,采下来用它制成各种不同的茶类。采摘茶树芽叶是我們栽培茶树的經济要求,但它对茶树本身具有重大的影响。采摘能够促进茶树的生长,因为采摘具有与修剪相同的作用,能够刺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