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和磷肥运筹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青贮玉米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2022年,以青贮玉米品种桥单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N1(减氮20%,240 kg/ha)和N2(常规施氮,300 kg/ha)2个施氮处理,每个施氮水平下分别设3种磷肥施用方式:P1(100%基肥)、P2(50%基肥,50%穗肥)、P3(50%拔节肥,50%穗肥),共6个施肥处理。测定不同施氮量和磷肥施用方式下青贮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鲜草产量、养分吸收利用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结果】施氮量影响青贮玉米生物量,总体表现为N1处理低于N2处理。磷肥追施可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在N1水平下,P2处理显著高于P3和P1处理(P<0.05,下同);N2水平下,P3处理显著高于P2和P1处理。在各处理组合中,N1P2和N2P3处理的鲜草产量较N2P1处理(常规施肥)增产显著。氮磷素的吸收量也表现为N2处理高于N1处理,同时,追施磷肥可显著提高氮磷养分吸收利用量。在N1水平下,乳熟期的氮磷素吸收量均表现P2>P3>P1;N2水平下则表现为P3&...  相似文献   
2.
    
<正> 玉米育种是四川省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于育种目标明确,参加育种攻关的各单位协同配合,育种专家和科技人员不辞辛劳,刻苦钻研,努力探索,深入丘陵山区育种基地,及时解决试验、示范中的技术难题;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其特点是,水平高、成果多、转化快、效益大。不仅选育出在丰、抗、优兼备上有突破的川单9号、10号,成单11号、12号、13号等杂交组合。通过了品种审定及技术鉴定,而且还育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三高”自交系48—2等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 川西北草原有可利用的草场一亿六千万亩,主要分布在海拔三千至四千六百公尺的高原,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严寒,霜期特长,年平均气温-1.6~3.2℃,低温,霜冻和冰雹是主要灾害性气候,不适宜种粮食作物。但日照长,土壤富含腐植质,雨量较为充沛(年降雨量六百至八百毫米),有利于牧草生长,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4.
丝羽乌骨鸡肌肉品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祥聘  周世永 《畜禽业》2002,(7):X008-X009
李时珍在名著《本草纲目》中指出丝羽乌骨鸡(以下简称乌骨鸡)"气味甘平,补虚劳赢弱,治女人葫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症",即具有很高滋补作用.我国人民普遍认为乌骨鸡肉较其他鸡肉味道鲜美,有较高滋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发展川西北草原畜牧业,一九七六年以来,四川省科委组织省草原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省化学工业研究所、四川农学院、西南民族学院、成都市凤凰山畜牧园艺场种公牛站和阿坝、凉山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甘孜州草原工作队,以及若尔盖、  相似文献   
6.
通过云南典型的红壤坡耕地对土壤实施深松+旋耕15 cm(SRT)、深松+免耕(SNT)、深松+翻耕20 cm(SP1)、深松+翻耕30 cm(SP2)、旋耕15 cm(RT)、免耕(NT)、翻耕20 cm(P1)和翻耕30 cm(P2)8种耕作方式,研究对玉米的根系根条数、根直径、入土角度、根幅、生物量及根系抗拔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翻耕20 cm处理能增加玉米根条数、根系入土角度和10 cm土层处根系生长幅度,增大根系生物量,尤其是深层土壤(20~30 cm)根系生物量,同时对玉米产量也具有提高作用。深松+翻耕30 cm处理能增大根系的垂直抗拔力。因此,土壤通过深耕处理能改善玉米根系构型和分布,进而增强玉米根系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7.
8.
刈割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措施,不同程度的刈割对于马铃薯生长产生的影响不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索刈割时期及频次、刈割高度对马铃薯产量、块茎大小分布的影响。在幼苗末期或块茎形成期刈割一次,刈割茎叶程度分别为植株高度1/3或1/4,对马铃薯产量无影响,在幼苗末期和块茎形成期刈割2次会造成马铃薯显著减产。刈割处理会明显增加小薯(<50 g)个数,块茎形成期刈割1/3比例与CK(常规种植)相比显著增加20~50 g单株块茎个数,除幼苗末期刈割1/4比例、幼苗末期刈割1/4+块茎形成期刈割1/4比例2个处理外,其他6个刈割处理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小于20 g单株块茎个数。在幼苗末期或块茎形成期刈割1次,与CK相比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马铃薯生育前期进行适当刈割补偿效应明显。综上所述,马铃薯幼苗末期或块茎形成期刈割1次,对马铃薯产量无影响,但能增加小薯的数量及重量,有利于马铃薯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和地球上80%以上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体,在耕地资源保护、植被多样性恢复、土地荒漠化治理、土壤侵蚀防治及养分循环利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方红壤区林下侵蚀劣地近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加上人类活动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和强降雨较集中导致林下水土流失严重,不仅降低林地生产力,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阻碍了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下接种AMF能够促进植被恢复、改善土壤质量,进而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文章概述了南方林下侵蚀劣地中AMF对植被的修复效应及水土保持作用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AMF在林下植被修复及水土保持研究中的方向,旨在为林下侵蚀劣地植被修复和减少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