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71篇
水产渔业   9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三菱触摸屏的整排穴盘苗输送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半自动移栽机作业效率低及控制系统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整排穴盘苗输送方案,并设计开发了控制系统。采用苗盘位置固定,每次夹取一排钵苗的方式,通过控制取苗机械手的横向和纵向位移,实现钵苗的整排输送。系统采用三菱触摸屏作为上位机,三菱FX_(3U)系列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控制各步进电机和气缸协同工作来完成整排穴盘苗的输送。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整排穴盘苗输送机构模型,对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确定控制需求及电气控制系统。利用GX Works2软件应用SFC语言完成PLC梯形图程序编写,使用GT Designer3软件完成三菱触摸屏界面的绘制和PLC控制程序与界面的连接,完成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试验结果表明:实时操作触摸屏可以控制系统的运行,监测机械手运动情况,实现整排穴盘苗的输送。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春季广东、海南的养殖罗非鱼苗种出现较大范围的死亡现象,在广东珠海某罗非鱼养殖场的发病罗非鱼体上分离到一株病原菌ZH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毒力,该病原菌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克洛、氧氟沙星和壮观霉素等19种试验药物敏感。本研究病原的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罗非鱼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杂交魴(广东魴♀×团头魴♂)一代的形态性状大多数介于父母本之间.主要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有些偏近父本,有些偏近母本,而有些则介于父母本之间;杂交魴一代的染色体核型与母本相同;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酯酶(EST)不同的同功酶酶谱在杂交魴一代中的表达各异,酶带有些像父本,有些像母本,有些个体同时兼有父母本的某些酶带,或具有父母本所没有的酶带.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方法从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线粒体基因组中扩增到1段约15.5kb的片段,测定了其中627个碱基的序列。经测序分析表明,该扩增片段包括486bp的D—环的部分序列以及D—环5端的tRNA^trh和tRNA^pro基因的完整序列。其中486bpD环序列包含3段保守的终止相关序列TAS、与TAS互补的序列以及类似其他鱼类线粒体CSB序列。tRNA^trh由线粒体DNA的H链编码,长度为72bp。tRNA^pro由线粒体DNA的L链编码,长度为69bp。并绘制了这2种tRNA的二级结构图。本研究所测定的基因序列已登录国际GenBank数据库,序号为AF489918。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卫星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3对罗非鱼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8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的引物,用这 82对引物检测3种罗非鱼的遗传结构,共检测到60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7.37个,数据经Popgen32计算和EXCEL工具作图,构建3种罗非鱼的DNA指纹数据库,并绘制了DNA指纹图谱模式图。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79 6、0.530 1和0.312 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03 2、0.678 6和0.291 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075 4、0.608 3和0.152 8,由此可见,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同时筛选得到16对具特异性条带的核心引物组合可将3种罗非鱼完全区分,每个位点可在其中一种罗非鱼中扩增出独有的条带,从而将这种罗非鱼与其它两种区分开来,将16对特异引物的图谱数据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的鉴定研究。为解决罗非鱼品种混杂遗传渐渗问题和保护罗非鱼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养殖大口黑鲈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APD技术分析了广东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3个群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用12条随机引物对3个群体共88尾大口黑鲈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了106个位点,平均每条随机引物扩增出8.8个位点;广州群体、顺德大良群体和顺德南水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2.08%、33.02%和40.5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51、0.1176和0.1627;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08、0.1742和0.2378.这表明目前广东地区养殖大口黑鲈种质资源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降低,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种质退化.  相似文献   
7.
8.
鳜hepcidin cDNA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epcid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抗菌肽,根据C-enBank中收录的鱼类抗菌肽hepcidin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用RT-PCR方法从鳜(Sinipercachuatsi)肝脏组织中克隆到hepcidin的cDNA,并构建pMD18-T-hep-cidin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长为381bp,其中第20-277位是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86个氨基酸,形成由信号肽(24个残基)、前肽(42个残基)和成熟肽(20个残基)3部分序列组成的前体肽,与已报道的其他鲈形目鱼类hepcidin相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2.2%-92.0%,所推导的成熟肽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hepcidin成熟肽的同源性在50%-86.4%,都含有8个保守的cys残基,可形成4个链内二硫键。鳜hepcidin cDNA片段的获得为以后的重组表达奠定了实验基础,也为抗菌肽hepcidin家族找到了新的成员。  相似文献   
9.
鱼类的受精过程大都是由雌雄配子在体外环境下结合完成的。因此,研究鱼类精子的生物学特性是人工繁殖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对不同海淡水鱼类精子的生物学进行过研究报道[尤永隆和林丹军1996,吴景贵1959,Baccetti和Afzelius1976]。对鳗闻精子的发生和组织学等的研究也有过报道[林鼎和林浩然1984」。本文初步观察了人工催熟下鳗闻精子的超微结构(super-microstructrue)和几种主要生态因子对精干活力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取自珠江的下海雄鳗,经催熟达性成熟。轻压其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实验时先抹干生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