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们生活中,常遇到有些蔬菜带毒,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方可食用,现介绍以下几种。 ⒈鲜木耳 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啉类光感物质。人食后,这种物质会随血液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可引发日光性皮炎,暴露皮肤易出现疼痒、水肿、疼痛,甚至发生局部坏死。这种物质还易被咽喉黏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多食者还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而经晒干后的木耳则无毒。 ⒉鲜芸豆 又叫四季豆、刀豆。鲜芸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前者存于豆荚表皮,后者存于豆中。食生或半生不熟都易中毒。芸豆中的有毒物质易溶于水且不耐高温,熟透则无毒…  相似文献   
2.
施用微肥虽能促进蔬菜优质高产,但蔬菜对微量元素需求量极少,过量施用微肥不仅造成浪费、增加成本,而且可能对作物产生毒害,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 麦收时节是选小麦良种的好时机,选种方法有田间穗选、块选、片选、单株系选和收打后的粒选。 1 田间穗选 在种植良种的代数较少的麦田里进行。因为与原种相比,种植的年代越多,种性退化越重,减产也就越重。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其天然杂交率1%~3%,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解决市场秋、冬淡季蔬菜的供应,提高番茄的经济效益,增加菜农的收入,我所于1986至1987年,开展了大棚秋延后番茄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获得了单产4079.4公斤,亩收入四千元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选用对路品种:大棚秋延后番茄是夏播初冬收,生育期间正处在高温多雨,病毒病危害严重时期。首先必须选用具备有抗病毒病、丰产大果型品种。秋延后番茄的产量与产值呈高度正相关,同早春大棚番茄不大相同,对品种的早熟性要求不高。相反,大果型高产性好,果实红熟速度慢,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油香豆是我国60年代引进的新型油料作物,出油率33.8%,油质清香透明,味美纯正是冷菜尚好调味油。由于含亚油酸丰富,对降低血脂、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同时也是世界上宝贵的野生植物油资源,是加工高档食品工业、调味工艺原料。其  相似文献   
6.
胡麻     
胡麻,也叫油用亚麻。是属于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Linum)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世界上大田生产栽培的约有15个种和变种,而生产上栽培最为广泛的为普通亚麻种(Linum usitatis-Simum)。在普通亚麻种中有五个变种类型具有广泛的栽培价值,即油用型、纤维用型、油纤兼用型、大粒种型、半冬性多茎匍匐型。 胡麻在世界上是次于大豆、向日葵、花生,和芝麻基本相等的第四位油料作物。近年来,由于胡麻在工业、国防上有较广泛的用途,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地位也逐年提  相似文献   
7.
胡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800—900万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西北冷凉旱作农业区。胡麻种子含油量一般为36.5—49.5%,高者可达50.9%,胡麻油是华北。西北一带人民的主要食用油,从油的品质看,在主要油料作物中油质也是居上等(表1),其突出的特点是油质比较稳定、耐贮藏、好保管、不变质。  相似文献   
8.
<正> 1 叶面喷肥 1.1 喷施花生素。能使叶片中叶绿素含暈提高,花生荚果增加。方法是:在花针期,每亩用花生素粉剂6~8克,加入25毫升95%的酒精,溶解后对水40公斤喷施。 1.2 喷施钼酸铵。促进早分枝、多分枝、多结果。方法是:在花生始花期到下针结荚期,叶片喷施0.1%钼酸铵液2~3次,每亩喷液5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9.
<正> 1 进行营养诊断 做到对症下药,缺什么营养元素补什么元素。如茎叶出现紫红是缺磷的症状,应及时喷磷肥。如叶片黄枯、破裂、叶脉间出现坏死病斑,是缺钾的症状,应及时喷钾肥。 2 选准肥料种类 有些肥料做喷肥对作物无效,要禁用,如氮肥中的碳铵,磷肥中的磷矿粉和骨粉等。最适宜用做叶面喷肥的是磷酸二氢钾、硫酸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及人粪尿液。  相似文献   
10.
用抗旱指数法筛选抗旱小麦品种刘汝温(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58000)测定小麦品种(系)的抗旱性,通常采用常规育种的干旱胁迫敏感指数法,时间长见效慢,而结合采用美国学者Ficher提出的抗旱敏感指数法,不仅能够多快好省,而且可以扩大抗旱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