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谈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同德智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近些年来,教育界已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及时组建了诸如心理咨询中心等专门机构,培训和配备了一批专门人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帮助了不少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使许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特别是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和就业制度的重大改革,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心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仍不…  相似文献   
2.
试验探索了水漂技术对苦丁红茶制茶工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茶过程采用了水漂的苦丁红茶其细胞破损率高于不水漂的处理(84%>72%);碎末率低于不水漂的处理(1.3%<2.8%);发酵速度为水漂处理快于不水漂处理;成品茶品质也是水漂处理高于不水漂处理。  相似文献   
3.
贵州卷曲形名茶的搓团、提毫工序长期以来是靠传统的手工控制,而这一工序又是卷曲形名茶成形和外形毫毛显露的主要程序,本试验为了探索揉捻机搓揉提毫对各项品质因子的影响,设置A、B、C三个处理和对照CK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B、C搓揉后的台时产量为18kg烘焙叶,出毫率分别为28%、30%、32%,碎末率1.7%、1.9%、2.1%。对照CK台时产量为3kg烘焙叶,出毫率为19.3%、碎末率3%。A、B、C提毫后台时产量为60kg鲜叶,出毫率分别为46%、51%、53%,碎末率分别为2.1%、2.5%、2.9%。CK为台时产量7.2kg鲜叶,出毫率38.8%,碎末率4.1%。综合品质处理高于对照,生产效率处理明显高于对照,机械搓揉提毫加上一定的轻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工夫红茶的"发酵"是加工过程必须的工序之一,也是红茶加工工艺中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发酵"的实质是多酚氧化物的酶促氧化而形成红茶色香味的特征。为了探索风力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实验设置4个处理和1个对照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在大气温度18℃和室温22℃情况下,对照CK在"发酵"7 h时叶温达到38℃,高于室温16℃,处理A、B、C、D鼓风前的"发酵"时间分别为3 h、4 h、5 h、6 h,叶温分别为25℃、28℃、32℃、35℃,鼓风3 h后叶温稳定在17℃,比室温低5℃,比大气温度低1℃。CK毛火后在制品金毫欠鲜活,4个处理停止鼓风后在制品金毫鲜活。处理B"发酵"4 h开始鼓风效果最理想,综合品质处理B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