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制约吉林省大豆发展因素浅析及对策傅艳华,李楠,彭宝,项淑华(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市,132101)大豆是需水量多,且又不耐旱的作物。吉林省大部分地区雨水偏少,又无人工灌溉条件,因此,限制了大豆单产和总产的提高。尽管大豆整个生育过程需水量较多,但不...  相似文献   
2.
<正> 为提高大豆有性杂交成活率和真杂种率,我们对影响大豆杂交授粉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试验,报道如下。一、调解花期大豆人工授粉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花期是否相遇。在杂交亲本的生育期差异较大时,发生花期不遇。解决的办法是错期播种、遮光处理或两者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S.AEberhart模式和方法对14个大豆品种(系)进行连续8年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控制,还受不同年度的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品种受其影响程度不同,其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豆施用钼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钼是一种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是帮助作物把吸收的氮素转化为蛋白质,把磷酸转化为有机磷化合物,促进糖的形成和移动,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等。因此,钼对大豆的肥效比其它作物明显。国内外对大豆施钼肥能增产,并能改善生化品质已有研究报道[1、2、3],但多数研究都是在面积较小的试验田里进行的,而且研究项目比较单一。本文通过大豆生产田施钼肥,系统地研究了钼肥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子粒品质等方面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9年在吉林省九台市郊进行。土壤为黑土,据测定参试地块钼的含量均低于临界值0.15mg/kg[4]。试验……  相似文献   
5.
密度对矮秆大豆群体生育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吉林市衣科院梁振富等开始选育矮秆密植大豆品种,曾选育出九交7609、九交7607、九交7233等一批优良矮秆材料,但由于当时栽培水平低的影响,许多好材料不得不放弃。目前西方国家平播密植型大豆发展很快,我国很多育种工作者也开始研究矮秆密植材料及配套的栽培措施。关于栽培大豆的种植密度问题,国内外专家研究很多,刘金印、常耀中、董钻等对大豆群体的合理结构、种植模式与产量关系等均有报道。但是专门研究矮秆大豆种植密度的报道很少。本文利用大豆新品系九交7609和农93-829两份材料进行试验,探…  相似文献   
6.
大豆子粒主要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1988~1990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中熟组试验结果资料,根据S·AEberhart的模式和方法对连续三年参试的7份材料的主要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完全粒率和褐斑粒率的差异不仅受品种本身内在遗传因素控制,还受品种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影响,不同品种受环境条件影响程度不一样,即稳定性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大豆八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傅艳华项淑华王雪飞(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利用相关、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大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国内外都有报道,由于试验环境、参试材料不同,不同学者的试验结论不完全一致,S·K·Sharma1980年认为...  相似文献   
8.
应用通径结合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统计选择──逐步回归方法对大豆单株粒重(y)与8种农艺性状(xi)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除底荚高度,通径分析直接作用为负值外,其余7个性状直接作用都是正值,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逐步回归分析为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的线性效应。因此,在选择时这些性状要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10.
大豆子粒几个外观品质性状与其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大豆外观品质性状与其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本文以我所《北方大豆品种资源系统分类目录》中的512份黄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分4个熟期组对大豆完全粒率、虫食粒率、褐斑粒率、紫斑粒率与其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111—120天熟期组由于材料份数少规律性不强外,其余3个熟期组的完全粒率与蛋白质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虫食粒率、褐斑粒率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3个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进行高蛋白质育种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不利因素;紫斑粒率与蛋白质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育种时可不必特殊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