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减少中药渣废弃物资源浪费,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探讨其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方法]以充分发酵腐熟的中药渣为主要原料,按照不同体积比复配牛粪、菇渣等,研究不同中药渣复合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变化及其对设施西瓜生长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中药渣复配量的增加,基质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大小孔隙比、pH及EC值...  相似文献   
2.
以"四季玻璃"生菜为试材,采用管道水培方式,设置120μmol·m-2·s-1和200μmol·m-2·s-1光照强度及4R/B和3R/2B/W光质配比共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光强和光质对生菜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R/B在200μmol·m-2·s-1处理下叶片数、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3R/2B/W在200μmol·m-2·s-1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高,与4R/B在200μmol·m-2·s-1处理下没有显著差异。同一光强下,3R/2B/W地下部分干质量、根长和根冠比高于4R/B;叶片数、叶面积和株高在200μmol·m-2·s-1 3R/2B/W处理与120μmol·m-2·s-14R/B处理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探索增施CO2与补光互作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温室辣椒增施CO2与补光提供理论依据。以37-94辣椒为供试材料,探究3个CO2与补光互作处理(T1:LED红光∶蓝光=5∶1+CO2;T2:LED红光∶蓝光∶白光=3∶2∶1+CO2;T3:植物补光灯+CO2)条件下,增施CO2与补光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辣椒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叶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较对照分别提高48.07%、66.67%、31.17%,产量为4 435.00 kg/667 m2。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河西地区引进 8 种国内优质的水果萝卜,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水果萝卜品种,为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适宜鲜食的 8 种水果萝卜品种(七星、华懿水果萝卜、潍县萝卜、串心红、苹果脆、申萌脆梨、醉红和君川景福,依次编号为T1~T8)为试材,测定叶长、叶宽、最大展幅、地上部根长、根粗,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SPAD值、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和产量等指标,结合感官评价法对水果萝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8种水果萝卜出苗率有差异,出苗最早的为T2;8种水果萝卜果实发育时间为40~48 d,生长势和整齐度表现良好;植株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T7地上部根最长,T2根最粗,T7叶长和叶宽显著高于其余品种(T6、T8叶宽除外);T2叶片PnGsCiTr、SPAD表现最好;WUE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除T8外);不同品种风味品质的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为15.50~22.31,T2最高;不同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6~10.29 mg/g,维生素C含量为9.75~15.23 mg/hg,可溶性糖含量为4.83~9.16 mg/g,粗纤维含量为12.27%~18.87%;T2的单根质量、小区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T7分别显著增加73.00%,55.05%和54.21%。【结论】引种河西地区后,8种水果萝卜品种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T2的综合得分和产量最高,适宜作为河西地区水果萝卜种植及种质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麦籽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β-葡聚糖积累特性,及淀粉各组分与β-葡聚糖的关系,以2个皮大麦、1个裸大麦和1个糯裸大麦为试验材料,测定花后7、14、21、28d淀粉各组分及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甘啤6号淀粉各组分含量随灌浆推进均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甘垦啤7号和甘垦6号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花后21d有1个峰值。糯大麦C 2-1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非糯大麦;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整个灌浆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β-葡聚糖含量均随灌浆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成熟期含量最高;整个灌浆期糯大麦C 2-1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与β-葡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作为高β-葡聚糖品种选育的一个指标。Logistic方程拟合发现,直链淀粉、β-葡聚糖最终积累量与积累起势与有效积累时间有关,支链淀粉最终积累量取决于最高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6.
以'甜查理'和'红颜'2个设施主栽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黄沙起垄栽培模式,以传统土壤起垄栽培为对照,建立设施草莓黄沙基质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研究设施黄沙基质栽培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土壤连年重茬种植、土传性病害多发引起的连作障碍、草莓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黄沙为栽培基质结合水肥一体化设备栽培草莓,整个生育期内草莓长势良好.在成熟期,2个草莓品种在黄沙栽培条件下的叶片数、叶柄长、地上地下部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的SPAD值均在开花坐果期达到峰值,且黄沙栽培显著高于土壤栽培5.91%和6.83%,在开花坐果期,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8.33%、56.52%、5.91%、17.50%和8.490%、54.55%、5.350、20.62%;从产量品质来看,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果实横径、产量、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了28.29%、26.69%、29.82%和26.18%、20.79%、26.02%.综合得出,设施草莓黄沙起垄栽培模式可就地利用黄沙作为栽培基质种植草莓,是一种能够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增产效果较好的设施无土栽培模式,适宜在河西戈壁沙漠区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麦农艺性状和子粒支链淀粉的多元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高支链淀粉大麦种质资源的表型特性,以16份高支链淀粉含量的大麦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中芒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3.26%,单穗粒数次之,子粒粒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76%。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844%,可依次归类为子粒大小控制因子、穗粒数控制因子和株型控制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支链淀粉含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类平均法聚类将参试的16份大麦种质资源分为4个大类,第一、二类属于矮秆低产型;第三类的千粒重和芒均最长,可以作为以千粒重为选拔对象的亲本;第四类属于高秆型。为了改良糯大麦种质甘垦5号和C2-1的农艺性状可从第四类材料中选择优异亲本。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对参试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做出综合评价,为高支链淀粉大麦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为合理选配亲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机械化耕作条件,为萝卜大面积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当地栽培品种中缺乏鲜食型水果萝卜品种,栽培技术粗放,缺乏精准化管理。随着市场对水果萝卜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如何规范栽培技术,改善萝卜口感,提高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进当地水果萝卜精准化水肥管理及高效栽培,本文以水果萝卜“七星”为研究材料,采用平畦栽培模式,建立水肥一体化体系,从品种选择到收获贮藏总结出适宜河西地区水果萝卜的水肥一体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品种"富勒"为试材,设置4种不同的栽培模式,测定了不同栽培模式下番茄的生长指标、产量、品质指标,研究了设施黄沙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以及番茄根际温度的影响,以期为沙漠地区沙质土壤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无纺布种植袋栽培模式根部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土壤平作栽培最小;黄沙垄作栽培模式下番茄根最长,土壤栽培最短;番茄株高、茎粗在土壤栽培下较黄沙栽培模式下大;667 m2产量、单果质量和株产量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平作最高,其次是黄沙垄作栽培、黄沙平作栽培、无纺布基质袋栽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为无纺布基质袋栽培模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设施黄沙栽培条件下番茄根际温度变化,试验设置黄沙调温栽培(T1)、黄沙地下槽式栽培(T2)和黄沙地上槽式栽培(T3)3种黄沙栽培模式,以平地土壤栽培(CK)为对照,测定空气温度及不同深度(10、20、30 cm)根际温度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根际温度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达到最低温和最高温时间均滞后于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