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壤丘陵景观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点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探究景观尺度上土壤有机碳(SOC)空间格局与变异特点,选择典型红壤丘陵景观采样,分析表层SOC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红壤丘陵景观SOC平均含量为12.7gkg-1,变异系数为31.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SOC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块金/基台值为6.3%);SOC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和斑块状格局,与景观单元内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高度一致。SOC含量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四类利用方式下SOC含量顺序为水田(16.0gkg-1)旱地(11.2gkg-1)果园(9.5gkg-1)林地(8.4gkg-1)。空间可视图显示利用方式对SOC含量的影响大于高程。研究表明利用方式和地形(高程和坡度)是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景观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黄河故道地区的丰县根茎类蔬菜的产业发展情况,全面分析该产业的种植布局、种植模式、主要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状况和特点,了解丰县根茎类蔬菜产业在特色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应用、产业化经营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山药等主要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技术需求,提出了丰县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产业化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黄河故道地区食用根茎蔬菜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性、特殊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 ,选择有关指标 ,构建了一个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西南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 :从综合系统方面来看 ,四川的得分最高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 ,西藏的得分最低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 ,最低分与最高分相差近 3 3个点位 ;从分系统方面来看 ,在经济和科技两系统中 ,四川的得分仍最高 ,西藏的最低。而在社会保障系统中 ,西藏的得分最高 ,重庆的最低 ;在生态支撑系统中 ,贵州得分最高。云南省的得分值无论从综合还是分系统方面来看都不突出 ;西南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弱的排序与经济实力的排序是一致的 ,即经济实力 (GDP)的差距直接表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上。因此 ,笔者提出了旨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议 ,分别是 :制度战略、科技战略和人口战略。  相似文献   
4.
熊国勇 《河南农业科学》2021,50(11):146-152
为了深入了解鄱阳湖区堑秋湖的生态现状,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对南矶湿地保护区内6个堑秋湖水域进行完整性调查和生态评价.结果显示,南矶湿地堑秋湖内有鱼类36种,隶属于6目11科,其中鲤科鱼类25种,皆为本土物种;样品鱼类肉食性次级消费者鱼类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杂食性的物种个体较多;耐污性鱼类27种,敏感性鱼类9种;无显著畸形和严重病菌感染的鱼类个体.由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得分可知,6个样点湖泊中5个湖泊水域处于一般健康状态,1个湖泊水域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追赶训练对鱼类野化能力的影响,以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幼鱼为试验对象,采用鳜鱼塑料模型进行每天2次、每次5 min的追赶训练,研究了追赶训练7和15 d对倒刺鲃躲避模拟捕食者的逃逸时间、临界游泳速度(Ucrit)、摄食比率、特定生长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追赶训练7和15 d后倒刺鲃躲避模拟捕食者的逃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摄食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追赶训练7 d后的Ucrit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追赶训练15 d后的Ucri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追赶训练15 d后的特定生长率相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训练15 d后能提高倒刺鲃幼鱼的反捕食能力和游泳能力等与野外生存相关的行为能力,同时并不降低幼鱼的生长。追赶训练15 d的野化效果优于7 d。  相似文献   
6.
油田集输管道有机涂层的防腐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国勇 《油气储运》2007,26(8):43-46
通过传统挂片试验,利用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对油田集输管道3种有机涂层H87、HT515、EP67玻璃鳞片的防腐性能进行了现场监测及试验室评价。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涂层的防护性能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试验介质及工艺条件下(相同试验时间内),玻璃鳞片的防腐性能最好,H87次之,HT515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前,渔船动力装置在运转过程中的冷却方法主要是开式冷却系统和二次回路的闭式冷却系统。开式冷却系统办图互)是利用舷外海水直接冷却动力装置,海水泵1从海底阀2抽取舷外海水,经过滤器3进人动力装置4冷却后直接排出舷外。闭式冷却系统(如图对由淡水泵1抽取淡水打入动力装置2进行冷却,然后淡水进入淡水冷却器3把热量传递给舷外海水,而舷外水则由海水泵4从海底阀5抽取经过滤器6进入淡水冷却器3冷却淡水后排出舷外。开式冷却系统结构简单,但舷外水对动力装置的腐蚀积垢严重,加上舷外水的温度随季节、航行区域变化较大,降低了动力装…  相似文献   
8.
The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C (SOC), total N (TN), total P (TP), dissolved N (DN), Olsen-P, and microbial biomass C, N, P (BC, BN, BP) of 254 paddy soils (0–18 cm in depth) in a hilly red soil region of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SOC, TN, BC, BN and DN of paddy soils at the bottom of hills were 14.6%, 13.6%, 24.6%, 20.4% and 95.8% higher than those at the foothill, respectively. The Olsen-P content of paddy soils at the foothill was 33.3%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bottom of hill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TP, BP and available P (the sum of BP and Olsen-P) cont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positions. In addition, the ratios of soil C/P, BC/BP and BC/SOC of paddy soils at the bottom of hills were 12.7%, 28.5% and 8.2% higher than those at the foothill, respectively, but the differences in ratios of soil C/N, BC/BN, BN/TN and BP/TP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various position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2007, 13(1): 15–21 [译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相似文献   
9.
10.
1961—2013年河南省气温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需要加强对河南气象要素研究,认识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本研究以1961—2013年河南省17个观测站月均温为研究对象,运用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法和空间插值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分析气温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3年,年、春季、秋季、冬季和1月均温具有显著升高趋势,夏季和7月均温具有不显著降低趋势;(2)年、春季和秋季均温增温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冬季均温增温突变发生在1984年;21世纪初期以来,年、春季、秋季和冬季均温具有显著升高趋势;(3)通过R/S分析,未来河南省暖化的趋势将持续;(4)年和四季均温空间分布反映了地理学上2个重要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海拔较低的区域(东部、北部和南部)升温速率较高,海拔较高的区域(西部山区)升温速率较低;郑州、开封、新乡等地年和四季均温增温速率均是最大值,说明气温升高与人类活动有关;(5)近53年,不同时期的1月0℃等温线均位于淮河北侧,且具有较大的变幅,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今后运用1月0℃等温线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