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空中核爆炸的情况下,光辐射是损毁水稻的主要因素,光辐射可使三叶期、分蘖期水稻的叶片烧损、株高降低,其损毁程度随着距爆心距离的加大而减弱,叶片受到烧损仍然存活的植株,爆后可迅速恢复生长,叶片数、株高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对照水平,分蘖能力也不受影响。收获时大部分受损水稻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平均单株分蘖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田、果园、林地和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样品的采集与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轻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功能。结果显示:果园土壤的容重、pH值和全盐含量等物理性状要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棉田土壤有机质与全N、全P和全K含量超过果园与林地土壤,而速效N和速效P含量以果园土壤最高,速效K含量以棉田最高,果园土壤最低;果园土壤C/N比值明显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以荒地土壤的C/N比值最低。综合分析认为:种植果树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改良效果较好,种植棉花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3.
动物疫苗用蜂胶的质量要求及工业化提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动物疫苗用蜂胶质量提出了“外观,相对密度,味道,熔点”4项简易指标和“磺值,蜂蜡,可氧化性,黄酮类反应阳性,酚类化合物,杂质含量”6项理化指标,摸索出一整套有效的蜂胶工业化纯化提取工艺技术,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鸡胚接种的方法就蜂胶乙醇浸出物对NDV的灭活作用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常温下3分钟,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9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生理盐水稀释液;37℃3分钟,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9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生理盐水稀释液均对ND克隆-30具有完全灭活作用;常温下3分钟,1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对ND克隆-30具有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乙醇钠条件下与氯乙酸乙酯反应生成乙烷-1,2,2-三羧酸乙酯,再用硼氢化钠还原得2-羟基-1,4-丁二醇,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脱水环合成3-羟甲基四氢呋喃,再与对甲苯磺酰氯、三乙胺反应生成3-四氢呋喃甲基对甲苯磺酸酯;甲醛水溶液、甲基硝基胍、甲胺水溶液在乙醇中反应生成1,5-二甲基-2-硝基亚胺六氢-1,3,5-三嗪;3-四氢呋喃甲基对甲苯磺酸酯与1,5-二甲基-2-硝基亚胺六氢-1,3,5-三嗪反应生成呋虫胺。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携肠球菌胶原蛋白黏附素Ace抗原表位的铁蛋白纳米颗粒,并评价其免疫效果,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Ace抗原表位,合成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构建含有相应抗原表位基因与铁蛋白H亚基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同时构建融合表达Ace蛋白和H亚基的质粒pET-32a-ace-H,分别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利用Western blot鉴定各重组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目的蛋白表征。用重组铁蛋白纳米颗粒分别制备免疫原进行家兔接种试验,并定期检测家兔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正确构建了6个Ace蛋白抗原表位基因与H亚基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ET-32a-ace1-H~pET-32a-ace6-H,其中pET-32a-ace1-H、pET-32a-ace3-H、pET-32a-ace5-H和pET-32a-ace6-H为可溶性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可溶性表达的4种融合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透射电镜图像显示,4种融合蛋白均形成了具有中空结构的铁蛋白纳米笼,其直径与天然铁蛋白类似;而融合蛋白Ace-H纳米笼没有中空结构,且直径比天然铁蛋白大。家兔免疫试验结果显示,6种融合蛋白均在家兔体内诱导产生了特异性抗体,而且,携带单个Ace表位的铁蛋白纳米颗粒Ace1-H、Ace3-H、 Ace5-H与携带多表位的Ace重组蛋白以及Ace-H纳米颗粒相比,其诱导的抗体效价和消长规律均一致,其中以铁蛋白纳米粒Ace5-H的免疫效果为最佳。本研究结果表明铁蛋白纳米颗粒能有效增强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原性,有望作为候选表位疫苗佐剂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控释氮肥对棉花纤维品质、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100%树脂包膜尿素基施、50%普通尿素+50%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和棉花专用肥基施3种控释氮肥处理,以100%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控释氮肥处理对棉花(鲁棉研28)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品质、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树脂包膜尿素处理7月下旬棉铃纤维比强度和8月中、下旬棉铃纤维马克隆值显著增大,7月下旬棉铃纤维成熟度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6.2%和6.4%,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均达极显著差异;棉花控释专用肥处理棉花生育中、后期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显著增大,成熟度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5.0%和4.3%,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50%普通尿素+50%树脂包膜尿素处理仅7月下旬棉铃纤维比强度和8月中旬棉铃纤维马克隆值显著增大,8月中旬棉铃纤维成熟度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100%树脂包膜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而棉花专用肥处理纤维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宜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多棱裸大麦材料,并建立其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培养技术体系,采用3次重复的L25(56)正交设计,探究成熟胚基因型、切割处理、外源生长素(2,4-D)、萘乙酸(NAA)、6-苄基嘌呤(6-BA)和矮壮素(CCC)对多棱裸大麦成熟胚出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胚基因型、不同浓度的2,4-D和切割处理均可影响多棱裸大麦成熟胚出愈率,且成熟胚基因型、2,4-D和切割处理间具有一定的组合效应;但不同浓度的NAA、6-BA和CCC对多棱裸大麦成熟胚出愈率没有显著影响。添加0.5~2.0mg·L-1的2,4-D可有效提高多棱裸大麦成熟胚出愈率,但诱导不同基因型的成熟胚愈伤组织所需2,4-D浓度不同。横向切割部分胚芽、横向切割部分胚根-胚芽和纵向切割部分胚均可提高多棱裸大麦成熟胚的出愈率,但横向切割部分胚根对成熟胚的出愈率没有明显影响。在25个处理中,处理Ⅱ、XX和XXV中成熟胚的出愈率分别达到了72.00%±1.91%、70.67%±2.66%、70.00%±1.25%,3个处理的大麦品种ZJ49、D4和ZJ46可用作多棱裸大麦成熟胚培养的候选材料。在25℃、光照16h、光强1 200lx条件下,以添加40g·L-1蔗糖和0.5mg·L-12,4-D的MS培养基培养纵向部分切割的ZJ49成熟胚、添加40g·L-1蔗糖和2.00mg·L-12,4-D的MS培养基培养横切部分胚芽的D4成熟胚或横切部分胚根-胚芽的ZJ46成熟胚,可高效诱导成熟胚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9.
美国凌霄光合生理参数对水分与光照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利用CIRAS -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了不同土壤湿度下3年生美国凌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光能利用效率(LUE)等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阐明了其光合生理参数对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探讨了美国凌霄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结果表明:美国凌霄的Pn、Tr、LUE及WUE对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①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模拟光响应过程较好,光响应曲线曲角接近于1。随着质量含水量Wm (5.5%~19.4%)、相对含水量Wr(20.1%~71.1%)的递增,光补偿点降低,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效率均升高。在Wm为19.4%时,光补偿点最低(21.61 μmol/(m2·s)),光饱和点最高(1 400 μmol/(m2·s))。②维持美国凌霄正常生长、同时具有较高Pn、LUE及WUE的土壤湿度范围,在Wm为13.5%~19.4%(Wr为49.5%~71.1%)之间,最佳土壤湿度的Wm为19.4%(Wr为71.1%),正常生长的最低土壤湿度Wm为7.7%(Wr为28.2%)。③美国凌霄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800~1 600 μmol/(m2·s)范围内,Pn和WUE都具有较高水平,饱和光强大约在800~1 400 μmol/(m2·s)之间,LUE在100~300 μmol/(m2·s)光强范围内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nd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promising compounds for consideration as novel antimicrobial agents.Objective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fficacy of cecropin B against Haemophilus parasuis isolates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experiments.ResultsCecropin B exhibited broad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15 standard Haemophilus parasuis (HPS) strains and 5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had 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 (MICs) ranging from 2 to 16 μg/mL. Microelectrophoresis and hexadecane adsorption assays indicated that the more hydrophobic and the higher the isoelectric point (IEP) of the strain, the more sensitive it was to cecropin B. Through SEM, multiple blisters of various shapes and dents on the cell surface were observed. Protrusions and leakage were detected by AFM.ConclusionsBased on the results, cecropin B could inhibit HPS via a pore-forming mechanism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cytoplasmic membrane of bacteria. Moreover, as cecropin B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bacteria membrane was more seriously damaged. Thus, cecropin B could be developed as an effective anti-HPS agent for us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