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25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切实加强和落实全师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师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质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于2017年5月对全师的猪牛羊通过随机采样,进行了猪瘟和口蹄疫抗体监测。目的是及时掌握全师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实际情况,根据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以便预测疫情动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防控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具有抗贫血功能注射补铁剂——牲血素是广西化工研究所近年来开发的最新科研成果,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和获得地方兽药生产批文号。本品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含铁量高,重金属含量低,质量稳定,无副作用,使用量少,可使仔猪成活率提高7—16%,增重率提高10—25%。 牲血素是一种有机高分子铁络合物,其固体铁含量近40%,配制成的注射液,每毫升含铁量在150毫克左右,也可高达200毫克,是一种稳定的胶体溶溶,  相似文献   
3.
单宁对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宁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主要对单宁的理化性质、单宁在植物尤其饲料作物中的分布以及单宁对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的影响以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新疆阿勒泰垦区兵团第十师北屯市规模化羊群的弓形虫感染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集自第十师所属7个团场的890份羊血清进行了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规模化羊群的弓形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18%(55/890);不同羊群均有感染,表明感染分布广泛;母羊群感染率较高,为9.36%;羊群感染率随羊年龄增加而升高。这些情况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牛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近年来新疆地区牛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本研究于2016-2018年从新疆石河子、沙湾、奎屯、玛纳斯和伊犁5个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分离出116株牛源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性,同时利用PCR扩增PMQR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2.93%的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56.90%、54.31%、43.10%和42.24%。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76%和11.21%。分离菌主要携带qnrA、qnrS和aac(6′)-Ⅰb-cr 3种耐药基因;116株大肠杆菌中有31株携带PMQR的耐药基因,检出阳性率为26.72%,其中26株仅携带1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22.41%,4株携带2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3.45%,1株携带3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0.86%。综上所述,新疆地区牛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基因主要为qnrA、qnrS和aac(6′)-Ⅰb-cr 3种,且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构建能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抗原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进一步研制BVDV乳酸菌口服活载体疫苗奠定基础。将BVDV E2基因克隆后测序,根据乳酸乳球菌的密码子偏嗜性进行优化,再将优化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NZ8148中,并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乳酸菌pNZ8148-E2/NZ9000,经1 ng/mL乳链菌肽诱导表达后,对菌体物进行了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将重组乳酸菌pNZ8148-E2/NZ9000口服免疫6~12月龄健康犊牛,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PCR扩增到了1 149 bp的目的片段,乳酸菌密码子偏嗜性优化后,GC含量从45.28%变为34.30%。重组质粒pNZ8148-E2经酶切鉴定插入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在菌体裂解物中出现大小约42 ku的条带,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且该蛋白可与BVDV E2抗体反应。在免疫犊牛的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BVDV E2蛋白的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表达BVDV E2蛋白的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可诱导犊牛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该重组菌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参照小型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MDCK细胞的pH值、溶氧、温度等最优工艺参数,结合6 000 L罐体搅拌桨叶、挡板、气体分布器等情况,在5 L、25 L、125 L、600 L、3 000 L、6 000 L罐体上进行反应器逐级放大培养试验,建立MDCK悬浮细胞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工艺。结果显示:取摇瓶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用生物反应器连续放大培养,细胞大小均一,细胞倍增时间为22~24 h,细胞增殖最大密度可达9.61×106个/mL。MDCK细胞能适应生物反应器连续放大规模化培养,用小型生物反应器优化获得的培养体系参数经拟合修正后,适用于大型6 0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MDCK细胞。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一起较为典型的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腹泻进行了病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并通过病畜的隔离饲养,改善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和提高兽医保健水平,以及使用敏感药物针对性治疗和自家灭活疫苗预防接种等防控策略,基本控制了该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9.
2012—2014年,针对云南省规模化种植的8种高原特色中药材,采用分类、分级普查法,开展病虫草鼠害调查研究,发现共有28种病虫、22种杂草、6种害鼠;总体发生特点为病害重于虫害;草害发生普遍,程度因种植方式而异;鼠害普遍较重,卡式小鼠为优势种。用统计图表法、t测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根腐病、地老虎的发生为害与气温、降雨量等气象条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玛咖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与旬均气温、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滇重楼根腐病相关性次之,珠子参根腐病相关性较小;地老虎的虫情指数与旬均气温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新疆塔城地区某奶牛场部分断奶犊牛出现咳嗽、流脓性鼻涕、腹泻等症状的发病病因,本试验通过对采集到的发病犊牛鼻拭子样品进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和oppD/F基因PCR扩增与测序、药敏试验等。分离培养显示3株分离株在改良Thiaucourt’s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典型的“煎蛋样”菌落,狄氏染色菌落中心呈深蓝色。生化试验中分离株不发酵葡萄糖与甘露醇,不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明胶液化试验为阴性。PCR扩增分离株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牛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在98.73%以上;牛支原体特异性基因oppD/F阳性且相似性达99.74%以上。通过药敏试验从9种药物里选择出替加环素、红霉素2种最为敏感的药物。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此次犊牛肺炎的病原菌为牛支原体,为临床防治牛支原体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