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擦耗能支撑减震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措施,本文利用ANSYS分析了斜撑刚度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得出对于本文算例斜撑刚度与结构刚度的比值为2-6时,减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从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传出一条令内蒙古通辽林业人为之自豪、为之振奋的信息:根据中科院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遥控监测,近15年间,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市范围内的沙漠化面积已减少了1200万亩,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科尔沁沙地惟一出现了总体逆转的趋势。是年9月初,通辽市召开“5820”工程竣工总结,郑重宣布:“5820”工程已经成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工程、支撑工程和示范工程,不仅自身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而且也带动了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五年间,全市净增森林面积6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这接踵而来的好消息,让通辽市林…  相似文献   
3.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配制试验,研究水胶比、高效减水剂、硅灰、钢纤维掺量及砂子种类对RPC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使得试件破坏时裂而不散,试件的延性性能及强度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冀中日光温室土墙温度场测试实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生产蔬菜是我国北方越冬种植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土墙体内部温度梯度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的厚度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利用ANSYS软件对温室墙体进行温度场模拟,将温室蔬菜生长要求的最低温度作为指标,研究温室土墙厚度与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同时考虑墙体的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得出冀中地区温室梯形截面土墙的合理厚度。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梁工作应力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根钢筋混凝土梁超声波检测试验,研究了三等分荷载下混凝土梁不同位置和不同应力对超声波声速的影响规律。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得出了混凝土梁构件的拉应力与声速关系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并给出系数表,为混凝土梁构件工作应力的检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境内的Ming河渡槽是南水北调工程中重要的输水建筑物。它的最大特点是输水量巨大、体型庞大。而以往对大型渡槽的研究却很少。因此,对三槽厢联的Ming河渡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该渡槽进行结构动力分析,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7.
场地土性分布参数的贝叶斯方法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贝叶斯方法在估计岩土工程场地的土性分布参数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在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具有超高性能和超高强度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配制试验,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系统地研究水胶比、高效减水剂和硅灰的掺量对RPC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强度指标、造价及施工方便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水胶比(W/B)为0.21,硅灰水泥比(SF/C)为0.21,减水剂(SU/B)为3%。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入学以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它肩负着把这些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使他们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结合教学实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来完成教学目标,并结合工程背景、工程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基础摩擦滑移隔震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措施。主要分析了隔震系统摩擦系数的变化对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并给出选取摩擦系数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