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落叶松癌肿病是严重为害落叶松(Larixspp.)的世界性病害。本病自上个世纪在欧洲落叶松(L.decidua)人工林中发现以来,据报道现在欧洲、北美、苏联及日本的很多落叶松林分中部有不同程度地发生。近年来我国报道该病发生在大兴安岭的加格达奇、古源、新林、塔河、金山、呼码、西林吉、漠河等地和小兴安岭南坡的带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sibi-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人工接种和146种树杨(包括杂交种)自然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杨树的不同派别和杂交后代对山杨锈病(Melampsora LaricisHart.)和青杨锈病(M. Laric-populina Kleb.)两种锈病的抗病差异。两种锈病的为害以派为界,寄生范围互补,不混同发生;不同派别的杨树对这两种锈病的感病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杂交杨只能感染这种锈病的一种,究竟感染那种锈病,关键看母本,与父本无关;感病程度则与父本和母本均有相关性。这一结论和文中所附的各种杨树的病情调查结果同相,为各地推广杨树优良品种和在培育抗锈品种如何选择亲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杨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杨树广泛分布于北纬30—72°之间世界各地,因生长快、易繁殖、用途广,适应性强、轮伐期短而极受欢迎。然而,杨树病虫害多且重,其中叶锈病就是分布最广、危害很大的叶病之一。1981—1982年,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以青杨锈病为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病原菌的生活史及其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夏孢子的越冬及其侵染途径和化学防治试验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杨叶锈病广泛分布在欧洲及亚洲各国。病原菌为松山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tremulae Kleb.],性孢子及锈孢子产生于各种落叶松上,夏孢子生在山杨叶背面,冬孢子埋生在叶下表皮下,担孢子萌发后产生次生担孢子,后者还能产生次生担孢子和小型孢子。各种孢子的萌发适温:锈孢子为12℃,夏孢子8—12℃,冬孢子12—15℃,担抱子9—18℃。各类孢子萌发都需100%相对湿度。过冬后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为侵染落叶松的初侵染源,落叶松上产生的锈孢子是侵染山杨叶的初侵染源,过冬后的夏孢子均不能萌发,因而无侵染力。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各类孢子的繁殖期:性孢子为10日,锈孢子10日,夏孢子6—12日。担孢子侵染兴安、长白、日本、华北、西伯利亚落叶松叶,锈抱子侵染白杨派的种和变种、派内杂交后代、以白杨派为母本的杂交后代,但不侵染黑杨派、青杨派以及二派内或派间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5.
王桂珍  裴明浩 《林业科学》1989,25(5):425-431
本文报道了中国长白山北坡不同垂直分布带中各类乔灌木茎叶上的小形病原真菌(包括少量腐生性真菌)的种类、数量、分布、类群组成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自1980—1984年,共获得真菌标本2500余号,鉴定的真菌种类213种,归属于3个亚门,6个纲,13个目,23个科,97个属。其中已报道的新属1个,新种7个。尚有许多国内新记录种有待陆续发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垂直分布带各种生态因子及其植物群落的改变,各类树木小形真菌的种类、分布和组成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种植在上坡、中坡和下坡处的苜蓿品种中苜1号为原料,设置植物乳杆菌、复合乳酸菌剂两个接种剂处理,研究坡位和接种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及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处苜蓿青贮饲料的乳酸、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坡位(P0.01),pH值、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另外两种坡位(P0.01)。接种剂的使用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苜蓿青贮饲料的pH值,减少氨态氮生成,抑制丁酸的产生,提高乳酸和干物质含量。植物乳杆菌可以降低上坡和中坡处的苜蓿青贮饲料的非蛋白氮含量(P0.05),提高中速降解蛋白含量(P0.05)。综上所述,上坡×植物乳杆菌处理的青贮品质较好,且可以保护更多的真蛋白不被降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