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根际促生菌及其在克服连作障碍中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作障碍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展现了诱人的前景.PGPR作为最具防病潜力与应用价值的一类生防菌,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的产量,还能提高防病能力.本文介绍PGPR的相关定义、优良菌株筛选及商业化产品等背景,分析PGPR的作用机制,包括直接促生作用和间接生防作用,并探讨其在解决植物连作障碍上的潜力,旨在为PGPR菌剂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生真菌B3促进水稻生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阐明内生真菌B3促进水稻生长的机理,对该菌株产生的激素、游离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脂肪酸、SOD酶等一系列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分泌IAA和ABA两种激素,发酵液中含有VB1;氨基酸成分分析表明,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其中Val、Ile、Leu、Phe、Arg、Met、Lys、Tyr、His的含量均比水稻中要高;气相色谱分析表明B3菌丝中亚油酸(18:2)含量是水稻叶片中的4倍多;SOD酶测定结果显示,B3菌株与其他非内生真菌的SOD酶活力并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真菌B3促进水稻生长是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苗期(4叶期)分别施加内生真菌B3菌剂、B3无菌发酵液、灭菌培养基,CK为全空白处理.分别测定SOD酶活性、POD酶活性、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10d后接种内生真菌B3能诱导水稻体内SOD酶、POD酶活性的提高,与CK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发酵液组与CK组之间SOD酶活性无明显差异,培养基组SOD酶活性低于CK,发酵液组、培养基组POD酶活性在处理后期高于CK。内生真菌B3能有效调节水稻的根系活力,在整个处理期中B3菌剂组的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且下降速度最慢。同时,抗病试验表明,B3菌剂组与发酵液组的水稻对稻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及其防治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药用植物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中的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着药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药材品质。文章从化学物理障碍和生物障碍2个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危害;总结了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防治途径,包括轮作、土壤灭菌、合理施肥、选育抗性品种及采用拮抗菌等;最后,展望了微生物制剂在解决药用植物连作障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极端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针叶组织中分离到3株属于炭角菌科产气霉属的内生菌,这些菌株能产生强烈的挥发性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或致死功能;水果保鲜试验表明固体发酵菌剂能有效防治草莓灰葡萄孢霉、苹果轮纹病菌和油桃褐腐病菌等引起的水果采后病害。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表明,3个菌株产生的气体成分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M25成分单一,而M112-2和M153成分较复杂,这种差异性与其生物学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气体物质为二甲酯丙酸、甲基-2-甲基丙酸酯和β-水芹烯等。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源的植物生长促进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应用于生态农业的微生物源的植物生长促进剂的研究进展。涉及微生物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剂型及其展望和发展趋势,为正确使用和进一步开发这类微生物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植物内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是广谱内生菌,在多种植物体内都有发现。笔者曾在重阳木中分离出多株拟茎点霉属内生菌,并对其中1株B3菌株进行研究,发现该菌可以帮助水稻抗病,促进其苗期生长。对水稻整个生育期进行盆栽研究表明,该菌可以促进水稻增产,提高水稻抗病性。同时,该菌可以分泌漆酶,促进水稻秸秆降解。此外,该菌对水稻生长环境中的菲降解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对3个甘蓝品种的春茬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甘21秋茬产量,而对满月56和喜美的秋茬产量亦无显著影响。2个抗病甘蓝品种根际土壤4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大多显著高于不抗病品种中甘21;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提高中甘21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数量,且改善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综上,2株内生镰刀菌通过调控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以及养分指标重塑了根际健康,对甘蓝连作障碍有显著的缓解效果,是制备微生物肥料的潜在植物益生菌。  相似文献   
9.
2011年6— 8月份在浙江磐安地区采集到白术病害根、茎和叶片样本,经过室内分离试验得到4个根茎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R1~R4)与8个叶片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L1~L8)。依据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R1,R2为白术茎腐病病原菌,L3为白术叶斑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方法确定R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R2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L3为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  相似文献   
10.
共生微生物在植物离体快繁中的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品质优良的种苗是植物离体快繁中的技术关键, 但在生产环节中出现的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移栽后的脱水萎蔫伤亡、放养群体低抗逆性等共性问题仍具挑战性.无茵条件下体外再生植株导致与之自然共生的微生物的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而共生菌与宿主植物存在自然的共生关系并对宿主发挥独特的生理功能, 能有效提高存活率, 帮助幼苗抵御移栽后的不良环境; 对某些药用植物而言, 还能促进其次生物质的积累.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将共生菌引入植物快繁技术所取得的成果, 并分析了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