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低养护持久景观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植物是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为丰富湿地植物多样性且塑造低养护、持久的良好植物景观,选取不同地形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岸带植物配置模式、水域植物配置模式、浅滩岛屿植物配置模式,并开展了相关试验,选出了适宜湿地植物构建、兼顾净化功能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基于低养护持久景观理念的植物配置模式,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养护管理要求低、对环境友好的植物种类,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以木本植物为主、辅以草本植物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在减少湿地植物后期维护成本的同时亦能兼顾植物群落的生态净化功能与景观持久性;以单层和简约型植物为主的配置模式,更能体现湿地植物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针对不同的湿地生境(环境条件/立地),选择适宜的配置模式,有利于兼顾湿地群落(植被)的生态功能性和园林景观性(美观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景观水质的保持效应,为生态水景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选 取 24 种水湿生木本植物及 12 种水生草本植物,根据植物配置原理设计 9 种复层水景植物配置模式处 理,并以无植物配置为对照,通过设置水箱试验样地,检测 pH、浊度、TN、NH4+ -N、TP 和 CODCr6 项 水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的植物配置模式。复层植物配置对水质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持效 果。T1 处理(水石榕 Elaeocarpus hainanensis+ 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方枝蒲桃 Syzygium tephrodes- 千 屈菜 Lythrum salicaria- 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 槐叶苹 Salvinia natans)对 CODCr 的降解能力最强,T3 处理(蒲桃 Syzygium jambos- 风箱树 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三白草 Saururus chinensis- 苦草)对降 低浊度、NH4+ -N 浓度的效果最为显著,T6(木棉 Bombax ceiba+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水团花 Adina pilulifera+ 朱砂根 Ardisia crenata-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圆叶节节菜 Rotala rotundifolia)对 TN、 TP 净化效果最好,较对照分别下降了 94.1%、96.3%、65.6%、58.2%、83.9%;T8 处理(香港算盘子 Glochidion zeylanicum- 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鸢尾 Iris tectorum+ 香菇草 Hydrocotyle vulgaris- 苦草) 对上述 6 项水质指标均有良好的降低作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pH、浊度、TN、NH4+ -N、TP 及 CODCr 较对照分别下降了 23.1%、67.2%、47.4%、39.8%、78.7%、50.0%。综合景观效果、植物生长状况及各项 水质指标,香港算盘子 - 石菖蒲 + 鸢尾 + 香菇草 - 苦草复层植物配置(T8)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微污染水 体净化和水质保持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香港算盘子的适生水分条件,以1年生香港算盘子Glochidion zeylanic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K1(SRWC=47%,干旱)、K2(SRWC=94%,对照)、K3(淹水3 cm)、K4(淹水8 cm)4种水分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表明,K1处理对香港算盘子光合作用产生较大的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显著降低,其次为K4的处理,植株茎部产生皮孔,叶片无明显萎蔫,但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而淹水3 cm条件下光合作用没有受到显著的阻碍,与K2(对照)相近,各项光合指标变化不显著。在这4种不同水分条件下,香港算盘子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产生显著差异,而胞间CO2浓度差异较小。通过对湿地木本植物香港算盘子水分胁迫的研究,有助于其在园林中更好地应用,有效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粤北丘陵山区占地面积大,具有丰富的物质、能量基础,但由于地形高差较大,传统农业无法大范围开展,制约了经济发展。针对粤北丘陵区的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根据基地高程与坡度建立丘陵地区立体型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以山茶科Theaceae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建设以生态效益为主,农、林、牧、副、渔业和观光旅游业相结合的农业观光园,促进丘陵地区农林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