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彩缎飘展云际,象锦屏在草原上矗立,你,沙地上稀有的绿洲,松峦叠翠、湛蓝、黛绿……啊,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带,全国重点林木种子基地。从草原城市——海拉尔到密林深处——阿尔山林区广袤五百华里。你那葱茏的风姿啊——在呼伦贝尔草原南侧婉蜓,在大兴安岭西麓绵亘逶迤。  相似文献   
2.
伐木工人     
饱览了兴安林海四季丰姿,你最爱冰雕玉砌的冬天。清晨,披着阳光走进伐区,足迹给雪地刻下串串光环。油锯的旋律掀动着松涛,木屑翻出年轮的波涧。一声﹁顺山倒﹂群山回应,巨木砸地,银花飞溅。摔落安全帽上沉重的冰凌,抹掉凝结在脸颊上的热汗;让那挺胸抬头的一片幼树,竖直绿色生命的响箭。伐木工人@葛玉忱~~  相似文献   
3.
1988年12月15日傍晚,夜幕刚刚降临,随着红花尔基林业局头道桥林场发电机的轰鸣声,伊敏河东岸的基登鄂温克族猎民队28户人家忽然亮起了耀目的电灯。“通电了!”“电灯亮了!”猎民们为告  相似文献   
4.
红花尔基林业局的辉河林场,从1962年到1988年已经实现27年无森林火灾。27年间,森林覆盖率由2%猛增至55%,林木蓄积由2.2万立方米提高到27.2万立方米。在一个林相残破的火烧迹地上恢复了森林景观,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辉河林场位于著名的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带中部。1956年建场时,在近4万公顷的施业区内,绝大部分是裸露的沙丘,森林覆盖率只有3%。建场后经过封山育林,到1961年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8%.正当幼林大量生长,沙丘逐渐披绿的时候,1961年6月初的一场外来火,烧毁有林地近3万公顷,使森林覆盖率又骤然降到2%. 经过这次火灾的惨痛教训,林场的历届领导都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的故乡——红花尔基林业局继前年无森林火灾的基础上,去年又实现全年无森林火灾,无人为火情。这个局十分重视护林防火工作,坚持常年防火,狠抓春秋两季,常备不懈,把护林防火当作第一位工作来抓。去春开始,自上而下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和奖惩办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控制火源,夺取了春防的胜利。在秋防中正值大量劳力参加采集樟子松球果生产。局领导亲自深入林场、工地,宣传防火、检查防火。各作业工地都设有护林员专抓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的大潮中,红花尔基林业局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养殖业,使林业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到1990年9月,全局牛羊总存栏数已达6817头(只),产值为250万元,占全局上半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2。这个林业局改变过去单一经营格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发展牛羊养殖作为多种经营的“龙头”。由于政策对路,管理得当,使养殖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变大,逐步成为全局经济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7.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带横亘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南。秀丽多彩、流碧荡翠,逶迤200多公里,雄浑壮观。这条拔地而起的沙地森林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种子基地,每年都有3.5万斤宝贵的樟子松种供应到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被称为“樟子松的故乡”。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是适宜北方沙区用材、观赏和绿化造林的常绿树种。近几年,我们对樟子松营养袋育苗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营养袋育大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有灌溉条件、便于管理的园田地为宜。二、营养袋规格以塑料袋为主,一般为12×25厘米(直径12厘米,高25厘米圆筒)。塑料袋厚度以装实营养土不破裂为宜。三、营养土配制1.营养土配方和酸碱度15%草炭土+10%腐熟农家肥+73%风沙土+2%过磷酸钙,PH值5.5~6.5。2.营养土消毒处理灭菌:使用1%~2%黑矾(FeSo…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巴尔虎草原西南隅,有一块面积约1.8万亩四季常绿的防风固沙林,勃然崛起在多年沙化严重的赤裸沙丘上,这就是红花尔基林业局巴日吐林场职工15年来用辛勤的汗水在“黄龙”脊背上建起的一块绿洲。它是由樟子松野生苗移植营造起来的防护林,一个对牧区和沙地造林具有普遍启示的成功之举.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樟子松故乡”的红花尔基,樟子松林面积广阔,四季常青,优良的樟子松种子源源不断地运往三北广大地区,成了全国重要的樟子松种子基地。建国40年来,红花尔基林业职工为建设种子基地走出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在解放初期,红花尔基一带的原始樟子松林被日俄掠夺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