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防护林体系光能吸收率的研究得知, 在防护林体系庇护范围内的作物和草的光能吸收率及净初级生产力均比体系外无林对照区高。表明防护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体系内农田活动层太阳辐射能的再分配, 起到调节体系内作物生长小气候的作用。林分的光能吸收率及净初级生产力较农地作物为高, 显著高于草地。  相似文献   
2.
INTRODUCTIONInwesternpartofHei1ongiiangprov-ince,scotchpine(Pinussylvestris)iswindbreak,sand-fixationandcommercialforest.It'soneofthemaintreesinthecon-structionof"threeNorth"shelterforest.ThewoodcharacterisexceI1ent.Sothedis-cussionandvaluationonScotchPineproductivityhasimportantmeaningoncommerce,windbreakandsand-fixation.Theanalysisofvolumegrowth,bio-productivityandre1ationshipsbe-tweenvo1umegrowthanddensityandbe-tweenbio-productivityanddensity,gaveevidencetostudyfastgrowingscotchpine…  相似文献   
3.
在论述目前林业生产和园林绿化实行彩色化发展趋势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绿化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发展彩色树的必要性。并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彩色树种资源及发展途径、模式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前嫩江沙地树种混杂 ,造林效果不佳 ,急需适生树种的实际出发 ,开展了沙地适生灌木和杨、柳树种选择试验 ,初步筛选出了几个适生乔、灌木树种。  相似文献   
5.
以树高、胸径、抗病虫害指数为因子,对11个新无性系进行了早期选择(5 a)和综合选择(9 a)。结果表明:I108、I107、I-214的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比参试群体平均提高12.53%、14.30%、36.71%;遗传增益比对照(荷兰3930)分别提高34.07%、23.58%、85.21%。同时具有适应范围广、抗病虫强的特性,是大连地区杨树造林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6.
大庆地区主要造林树种耐盐碱能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 ,初步评价了主要造林树种的耐盐碱能力。试验结果表明 ,乔木树种 10 9柳 ,灌林树种柽柳、枸杞耐盐碱能力最强 ,可以在盐碱土地上探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现有草原面积2.28亿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24亿公顷,由于长期滥垦、乱牧、超载放牧等掠夺式经营,使草原资源日趋减少,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日趋严重,生产力逐渐下降。黑龙江省松嫩草原面积173.3万公顷,较建国初减少48%,退化相当严重。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草原,防止退化、沙化、盐渍化,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苑增武  石才 《林业科技》1998,23(2):65-68
对讷河9年生各沙棘种源的树高、地径、冠幅、保存率等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LSD检验,并通过各种源的综合指数及产果量的LSD检验。选择出内蒙凉城种源、赤峰种源和山西的右玉种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最佳生态经济种源。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与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生物量调查资料,对樟子松人工林生产力与密度的关系,以及樟子松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生产力与密度密切相关;620 ̄820株/hm^2为中龄林的适宜密度;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不同。该研究为评价樟子松人工林及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是大兴安岭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建群乔木树种,是半干旱风沙草原区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草牧场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树木之一。传统造林工艺技术主要是春季裸根苗造林,因小苗失水过多,降低了造林成活率,延长了苗木的缓苗期。研究解决樟子松抗旱造林工艺技术,提高樟子松造林“三率”,扩大樟子松造林比例,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速度,意义很大。一、新工艺技术要点和试验内容、方法(一)新工艺技术要点改革传统樟子松造林工艺技术的要点是变小苗直接大面积造林的粗放经营,为小苗就近集中培育大苗的集约经营;变春季裸根小苗造林为多季带土坨大苗就近移植造林;变密植为稀植、一次成林。这样做不仅调整了育苗地与造林地生态条件差异过大的矛盾,而且采取大苗壮苗,移植时带土坨伤根很轻,根系基本完整,外生菌根不损失,为提高“三率”奠定了基础。(二)试验内容和方法本试验结合生产集中培育大苗。试验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