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直以来对野外鳄蜥种群数量的调查主要使用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为了更好地估算鳄蜥的种群数量,本研究在2016年7月25日至31日使用去除取样法对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保护区内鱼散冲的1.9 km的样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鱼散冲的鳄蜥种群数量为101只,种群密度为53只/km。鳄蜥由于其特殊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适合于采用去除取样法调查其种群数量和密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析人工饲养是否会导致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发生变化,2019年7月在广西大桂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布置监控摄像头对22只野生鳄蜥和44只人工繁育鳄蜥进行监控,记录2种环境中被观察个体在每个时段(1 h)内每种行为的占用时长,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夏季行为时间分配方面,野生鳄蜥种群的移动、捕食及晒太阳行为时间占比极显著高于人工饲养个体(P<0.01);2种环境中鳄蜥的静栖和隐蔽行为时间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行为节律方面,当气温较高时(13:00—16:00),人工饲养个体静栖行为占比为73.04%~82.82%,而野生个体多选择隐蔽(行为占比56.82%~62.88%);野生个体移动行为占比有2个明显的高峰,分别位于07:00(5.42%)和18:00(6.02%),而人工饲养个体移动行为占比仅有1个明显高峰,位于19:00(2.34%);野生个体捕食行为有3个高峰,分别位于07:00(2.35%)、11:00(1.70%)及17:00(0.98%),而人工饲养个体几乎没有出现捕食行为(全...  相似文献   
3.
罗树毅 《森林与人类》2012,(1):45-47,44
蛇菰科植物极其罕见.就连很多终年从事林业工作的人都从来没有见过。它们寄生在树木的侧根上。红色花朵从球状的根茎里“破茧而出”,像一个个奇异的“蘑菇”。  相似文献   
4.
罗树毅 《广西林业》2011,(11):18-19
住在大桂山鳄蜥救护繁育池里的4条母鳄蜥先后产下了23条可爱的小鳄蜥。这事发生在2011年4月17日至5月12日。这23条可爱小鳄蜥的降生让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全体工作人员眉开眼笑。“这23条小鳄蜥的诞生意味着我们保护鳄蜥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阳春生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5.
大桂山鳄晰     
鳄蜥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如有穿透顶骨的松果眼、古腭型、翼骨具齿等。成体鳄蜥一般总长在28厘米到40厘米左右,体重在110克至200壳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