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防治为研究主体,分别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差、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近年来阿拉尔垦区在十团、十二团、十六团开展的中619无膜栽培示范试验,总结了中619系列高产优质栽培组合技术,提出了适合阿拉尔垦区无膜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浓度的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对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棉花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为A1,甲哌苯甲酸离子液75 g/hm2;A2,甲哌苯甲酸离子液105 g/hm2;A3,甲哌苯甲酸离子液135 g/hm2;CK,人工打顶.于药后每隔7 d取样1次,通过愈创木酚比色法、氮蓝四唑(NBT)光下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对3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处理下,不同棉花品种MDA含量呈增加的趋势;不同棉花品种随着施药后天数的增加,其POD活性急剧下降;甲哌苯甲酸离子液105 g/hm2处理对棉花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影响明显.不同甲哌苯甲酸离子液浓度影响棉花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适宜的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化学打顶剂的浓度为105 g/hm2;不同浓度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影响棉花产量,高浓度对棉花品种新陆中37、新陆中82有抑制作用,对新陆早77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对'中619'4个不同棉花品系各生育时期叶片SPAD值、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无膜栽培条件下棉花SPAD值变化趋势及其与棉花产量品质的关系,旨在筛选出适合南疆种植的无膜棉'中619'品系.结果表明:(1)初花期、花铃期SPAD值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90.(2)苗期...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覆盖方式A(覆膜为A1,裸地为A2);播栽方式B(直播为B1,移栽为B2)等4种不同组合,研究覆盖和播栽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生长、产量及品质表现为覆膜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在同一覆盖方式下,育苗移栽与直播没有显著差异,但育苗移栽条件下各处理生长、产量及品质表现高于直播.育苗移栽能够增强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而裸地栽培需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以解决产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裸地栽培下棉花最优打顶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试验以新陆中82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化学打顶(3种配方,分别记为C1、C2、C3)、人工打顶(A)和不打顶(N)处理对棉花株型及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处理能降低棉花株高和单株果枝数,显著提高单株铃数、单铃重和产量,但对茎粗影响较小。打顶后35 d,株高和单株果枝数表现为C3>C2>C1>A,均显著低于N处理;单株铃数、单铃重、产量则表现为C1与A处理相当,均高于C2和C3处理。不同打顶方式下棉花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均较好地符合Logistic曲线,R2值分别达0.97和0.82;生殖器官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48.76~73.33 g/株,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均表现为A>C1>C2>C3>N;营养器官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44.04~51.33 g/株,打顶处理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均低于不打顶处理。化学打顶处理中,C1处理的单株果枝数、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快速积...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适宜于南疆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合理的灌水量,设置4个水分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枣棉间作不同水分处理对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枣棉间作群体产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灌水量5 250 m~3/hm~2处理产量最高,为2 828.9 kg/hm~2,与灌水量3 750、4 500、6 000 m~3/hm~2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水分处理下的水分生产率有明显差异,依次为灌水量3 750 m~3/hm~2灌水量5 250 m~3/hm~2灌水量4 500 m~3/hm~2灌水量6 000 m~3/hm~2。因此,枣棉间作最佳灌水量为5 250 m~3/hm~2。  相似文献   
8.
9.
新疆枣树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但早期幼龄枣园,产出低,经济效益不理想,探索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助力推动新时代下农户脱贫致富,在此背景下开展试验。选取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为试验点,在2019年春季平伐枣树,分别距离枣树1.45m、1m、0.5m处种植新陆中82品种,设置为M1、M2、M3、CK(棉花单作)、J(红枣单作),分析不同模式下经济产值、土壤水分变化以及土壤容重变化差异。研究表明间作条件下M3、M2种植模式下产生的经济效益优于CK、M1、J模式,枣棉间作模式下土壤容重CK模式显然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南疆地区间作红枣苜蓿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共设置了枣树单作(CK)、距离两侧红枣0.50 m种植苜蓿(A)、距离两侧红枣1.00 m种植苜蓿(B)、距离两侧红枣1.45 m种植苜蓿(C)4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间作系统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模式下,间作系统对气温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中A模式下苜蓿净光合速率较高;间作复合系统对浅层地温有高温季节降温、低温季节增温的作用,不同时期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对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有重要意义;在苜蓿全年生产中,A模式产量最高;在灌溉定额的条件下,A模式下作物的贮水量最高,水分利用率也最高,说明合理的间作距离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在不同种植模式中,A模式对生态系统中光温的利用相对适宜、土壤容重变化较为平稳、水分利用率最高,且产量也达到最高。综合衡量间作系统内的光、温、水分等的生理生态效应可以得出,A种植模式为红枣间作苜蓿的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