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明紫云冰脆李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组成特征,了解其营养成分和价值,为紫云冰脆李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云冰脆李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紫云冰脆李果皮和混合样品(除核外的带皮果肉)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B族维生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HPLC法可较好地分离紫云冰脆李果皮和混合样品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组分。其中,紫云冰脆李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和山梨醇,果皮以葡萄糖含量最高,果糖次之,共占总糖的66.41%;混合样以蔗糖含量最高,葡萄糖次之,共占总糖的59.72%。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和莽草酸,果皮和混合样均以苹果酸为主,分别占总酸的87.66%和87.38%;B族维生素主要为维生素B1、B2、B6和B12,果皮和混合样均以维生素B12含量最高,分别为33.53μg/g和36.99μg/g,其中,除果皮维生素B6显著高于混合样外,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杂草管理方式对位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的李园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为李园土壤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自然生草、人工生草、除草剂除草的李园和邻近天然槲栎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取土壤细菌DNA,对其ITS基因进行扩增,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功能预测的方法研究细菌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结果】不同处理OTU数量为2 012~3 522,细菌种类33门、108纲、242目、383科、667属。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主要门类,在各处理中4个门的总丰度达到80%以上。多样性分析显示,天然林Ace和Chao指数显著低于李园的3个处理。群落组成和差异分析显示,天然林土壤酸杆菌优势比较大,病害细菌少,并有少量的有益细菌蛭弧菌;李园的鞘脂单胞菌相关病害的风险大,生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芽孢杆菌等有益细菌的丰度,尤其自然生草比较明显。人工生草还有利于提高李园细菌的多样性,尤其是芽单胞菌的富集比较明显。使用除草剂的李园则主要富集了绿弯菌门的种类,而降低了苔藓杆菌的丰度。功能预测分析显示,土壤细菌新陈代谢最活跃,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涉及化能异养、纤...  相似文献   
3.
<正>蜜蜂辅助果树授粉在国内外已经有较大的推广面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农药已经成为了蜜蜂安全的最大威胁[1-5]。贵州近些年李种植面积增长较快,达到了13.3万hm2(200万亩)左右,相对连片的面积也较大,少则几十、几百亩,多则几千上万亩。紫云县及其周边区域发展了上万亩李园,主要品种有冰脆李、蜂糖李、四月李等。在李面积增长的同时,贵州林下经济也取得蓬勃的发展,其中“林-蜂”产业是比较成功的产业。李树花期早,正值蜜蜂早春活动期,此时蜜粉源却相对缺乏,同时此期其他授粉昆虫也相对较少。紫云县2019年以来发展了2.5万群左右中华蜜蜂养殖,但蜜蜂养殖和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一方面是李花期需要授粉,李园及李园周边也需要建设蜂场。另一方面,李园花期使用剧毒农药对李园养蜂的破坏性很大。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紫云县近几年李园蜜蜂养殖过程中有益的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柠檬酸作交联剂改善丝胶/聚乙烯醇热固化膜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洋  冯屏  田晓慧  闫伟 《蚕业科学》2010,36(1):91-96
交联、接枝和共混等是改善纯丝胶膜耐溶失与力学性能的重要技术方法。以柠檬酸作为交联剂制备的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的表面结构形态得到改善,耐溶失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成膜条件对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结构及其性能产生影响,适当升高干燥温度有助于提高柠檬酸与丝胶和聚乙烯醇的交联程度,在干燥温度为120℃、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6%的条件下,制备的共混固化膜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失性能。用柠檬酸作交联剂的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材料培养L929细胞,测试其对细胞毒性的分级为一级(细胞为圆形,偶见裂解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医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李园杂草管理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土壤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自然生草、人工生草、除草剂除草李园及邻近天然槲栎次生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取土壤真菌DNA,对其ITS基因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真菌种类的构成、相对丰度、多样性、生态功能类别等。【结果】不同杂草管理李园和天然林土壤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在420~1039个,真菌种类共计14门、51纲、127目、260科、492属,天然槲栎次生林土壤的OTU数量不到李园土壤的一半。4个处理土壤均主要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与天然林相比,李园土壤的担子菌门减少,子囊菌门增加,其中人工生草李园土壤的变化幅度较小、分别为36.79%和32.85%。天然林土壤的红菇属(Russula)占据绝对优势,相对丰度达54.44%。李园不同类型土壤的第一优势属为沙蜥属(Saitozyma),相对丰度为14.54%~38.11%,其中人工生草李园优势较为明显。此外,人工生草李园土壤中梳霉门(Kickxell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  相似文献   
6.
紫云县具有良好的植被和天然蜜源植物,但也存在蜜源植物季节性或区域性短缺。为改善蜜源植物的状况和果树授粉效果,提高蜂蜜产量和效益,在果园和玉米地套种辅助蜜源绿肥,并从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套种紫花苜蓿、小冠花、光叶紫花苕、甜荞、白三叶等辅助蜜源植物栽培技术,为蜜源植物套种技术与养蜂技术配套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紫云冰脆李为试材,测定分析其果实大小、色泽、品质、果核、核仁大小和产量以及农药残留等指标,研究提质技术与常规管理对冰脆李的影响。通过提质技术应用,紫云冰脆李的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固酸比、果柄粗、红绿值、黄蓝值、果核和核仁的长度、宽度与厚度、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其中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3.87%,可溶性糖提高11.75%,单株产量增加37.33%,单位面积产量增加37.37%,可滴定酸降低13.83%。农药残留检测表明,除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氯氟青菊酯几种农药在常规管理处理中被检出外,其余均未检出,即使检出农药也远低于绿色食品的限定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