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筛胸梳爪叩甲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筛胸梳爪叩甲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笋期害虫.研究了林间挖笋除虫、黑光灯诱杀及药剂防治3种方法对筛胸梳爪叩甲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3种技术措施均能显著降低该虫的危害率和虫口密度,其中药剂防治效果最明显.3 a持续挖笋除虫的防治效果达(22.76±3.90)%;每年单盏黑光灯年平均诱捕量可达(1 143.8±318.7)头,连续6 a的灯光诱杀可将竹笋危害率由防治前的(56.05±2.83)%降至防治后的(39.21±2.83)%;连续施用5%辛硫磷+3%毒死蜱颗粒剂3 a年可将竹笋危害率由防治前的(69.62±5.36)%降至(21.17±7.65)%,防治效果达(70.11±10.99)%.  相似文献   
2.
调查铁皮石斛蜗牛为害的情况,测定茶皂素对蜗牛的趋避活性,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扁形小囊螺为杭州市富阳区为害铁皮石斛蜗牛的优势种。≥0.3 mg·mL-1茶皂素溶液处理60 h后对石斛蜗牛仍表现出显著的趋避作用(Gp=8.823,P<0.05),田间测试茶皂素溶液的趋避效果显著。茶皂素可作铁皮石斛生产的绿色防控药剂试用。  相似文献   
3.
油茶采前落果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采前落果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原因.作者对浙江及江西油茶采前落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造成落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油茶采前平均落果率为27.37%,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是造成油茶采前落果的主要原因.其中因病虫害造成的落果占90%以上.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环茸毒蛾(Dasychira dudgeoni Swinhoe)及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是造成油茶采前落果的主要病虫.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茶籽象和油茶炭疽病,占全部落果的60%以上.油茶采前落果与油茶品种及种植年限密切相关.霜降籽油茶的落果率高于红花油茶;种植年限长的油茶林落果率高于种植年限短的油茶林.  相似文献   
4.
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林果害虫,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柿广翅蜡蝉在浙江1 a发生2代,以卵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始现,6月中旬达高峰。第一代若虫始见于7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羽化。成虫交配后即开始产卵,2次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9月上旬,卵主要分布在甜柿下部的枝条上。柿广翅蜡蝉危害严重,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寄主植物对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生长发育及取食选择的影响,采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大叶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ostriatus和靓竹Sasaella glabra f.albostriata单寄主饲养黄脊竹蝗初孵若虫至成虫,分别测定取食5种竹子的黄脊竹蝗1~5龄若虫和成虫的死亡率,若虫的发育历期,成虫的体重和寿命,并测定了黄脊竹蝗不同发育阶段对5种竹子的取食选择。结果表明,黄脊竹蝗1、2龄若虫取食大叶箬竹的死亡率最高;3~5龄若虫取食铺地竹的死亡率最高,尤其是4、5龄若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取食其余4种寄主;成虫期取食5种竹子的死亡率则无显著差异;黄脊竹蝗若虫取食不同竹子的总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取食毛竹的发育历期最短。发育至成虫后,毛竹处理组的黄脊竹蝗雌、雄成虫体重均为最高,靓竹处理组雌虫体重最低,铺地竹处理组雄虫体重最低,两处理组成虫体重均显著小于毛竹处理组;取食5种竹子的黄脊竹蝗雌、雄成虫寿命均无显著差异。取食选择...  相似文献   
6.
杭州地区秋末至春初受气温影响,很多月季品种出现落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大部分月季品种春化要求不高,低温阶段改变温度条件进行催花处理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通过加温条件下对莎士比亚等15个月季品种进行低温催花试验,观察各品种物候、性状表现,以积累富阳区冬季月季低温催花生产的品种、积温等数据。  相似文献   
7.
筛胸梳爪叩甲监测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害虫预测预报是进行害虫风险评估及制定防治决策的基础,使用有效的监测技术能准确地预测林间害虫发生的时间、种群动态等重要参数,可为害虫防治指标的确定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当前,我国已有近百种重要害虫建立了系统的监测技术[1]。金针虫是鞘翅目(Coleoptera)叩甲科(Elateridae)昆虫幼虫的通称,广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地下害虫[2-3]。金针虫隐蔽性强,且能随环境变化改变活动及危害深度,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