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6):170-172
[目的]研究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适宜海拔范围。[方法]利用泥巴山和荥经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方法得到各季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采用内插法计算出泥巴山北坡1 000~2 000 m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通过对泥巴山野生天麻的生态气候环境分析,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研究其生长适宜的海拔范围。[结果]根据天麻正常生长发育、越冬休眠对温度、水分条件的要求,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确定出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海拔为1 300~1 800 m。[结论]该研究为荥经县仿野生天麻的种植、农民增收、山地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9-2010年和2013年对广西西南部青龙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和区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44科206种,包括留鸟139种,夏候鸟27种,冬候鸟33种,旅鸟7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24种,主要由隼形目猛禽构成;列入IUCN名录的有2种,分别是濒危物种黄胸鹀和易危物种弄岗穗鹛。北红尾鸲青藏亚种为广西的新亚种纪录。青龙山G-F指数为0.84,物种多样性丰富。保护区的区系特点表现为典型的华南区成分,而且北热带属性明显。丰富的鸟类多样性以及作为目前已知的特有鸟种弄岗穗鹛的3个分布区之一,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和科研建设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喀斯特湿地作为重要的生境之一,为石灰岩地区鸟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条件。从2007年至2012年,我们对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的14个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积水塘、露头处、出口泉、季节性水流)和18个水库进行了鸟类调查。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记录到鸟类365种,其中有103种是主要在湿地活动的水域依赖型鸟类。在这103种水域依赖型鸟类中,10种鸟类被列为全球受胁物种,5种鸟类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鸟类对不同类型喀斯特湿地的利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在积水塘和出口泉分布的鸟类最多,分别有304和266种,其次是露头处,有131种。水库是大型越冬游禽的主要栖息地,而在雨季季节性水流的重要性也非常突出。此外,鸟类对喀斯特湿地利用状况的季节性变化也很明显,旱季鸟类种数远高于雨季。对于水域依赖型鸟类而言,候鸟迁徙和季节性水流是导致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旱季80%以上的非水域依赖型鸟类靠喀斯特自然湿地保障饮水。喀斯特湿地是58种候鸟的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目前对喀斯特湿地鸟类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非法狩猎,栖息地变化和桉树人工林的种植。喀斯特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加大对喀斯特湿地的关注度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环境景观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进程中,休读空间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整个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校园其他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以西南大学竹园二区公共休读空间设计为例,从空间布局、空间环境、文化内涵、使用者的心理效应4个方面进行阐述及分析,认为该休读空间建筑布局和交通组织较为合理,但空间形式极少,植物品种较丰富,但在空间营造中的作用单一,设施的丰富度较低,发挥的功能较少,大部分使用者对其表示满意,但也反映了一些非人性化的问题。藉此提出了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体质量恶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产生毒害,此现象已成为当今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光谱分析技术采集、分析了不同氨氮浓度的水样,并应用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方法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水质中氨氮含量与其吸收光强的定量分析模型,模型的R2为0.977 2,SEC为0.1,SEP为0.08,并通过了F验证。本研究有效地分析了水中氨氮的含量,为水质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广西涠洲岛和斜阳岛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2023年在涠洲岛和斜阳岛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与2008年调查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涠洲岛和斜阳岛维管植物由84科239属314种(含变种、亚种、栽培变种和变型)增至126科427属608种。野生植物由240种增至393种;栽培植物由57种增至197种;入侵植物由17种增至73种。以草本植物及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涠洲岛和斜阳岛植物种类变化的原因为更深入的调查和新技术的应用、无意识引入及人为有意识引入,其中更深入的调查和新技术的应用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入侵植物治理和监测,严格开展检疫工作,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