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贵州半细毛羊育种进入横交固定后,其理想型横交公羊的选择、培育与使用即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技术关键。其中又以选择技术最为重要。本研究早期主要根据系谱、个体、后裔与半同胞等多方面表型值资料进行选择,同时给予适当培育和有计划的选配使用,后期则运用现代育种理论与方法,并利用微型计算机对这些种公羊的育种值进行了估计与验证。结果都表明选育效果良好。横交后的“七五”成绩比横交前的“五五”成绩一岁母羊毛长提高2.53厘米(25.07%,P<0.1)、毛量0.62公斤(16%,P<0.01)、体重0.61公斤(1.68%,P>0.05);二岁母羊相应为2.03厘米(22.78%,P<0.01)、0.99公斤(30.39%、R<0.01)和1.06公斤(2.7%,P>0.05)。横交后期(“七五”)比前期(“六五”)1岁母羊分别提高体重7.62%,毛长9.97%,二岁母羊提高毛量4.62%,毛长12.77%除二岁母羊毛量为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提高差异均极显著(P<0.01)。为我省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选择、培育、使用理想型横交公羊,进一步开展半细毛羊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针对木材于燥行业工艺要求,根据翼型绕流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反向对称翼型──“S”形双圆弧翼型,并对该系列翼型进行了用力吹风试验与压力分布吹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种翼型具有完全相同的正反风性能,且绕流情况良好,与常规机翼翼型相比,正风性能稍差,但反风性能比常规的好得多。因此,采用该种翼型进行叶片成型的木材于燥轴流风机,可实现直接反转反风,且在风机结构相同时,其正反风性能可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新型木材干燥轴流风机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木材干燥轴流风机工艺要求,采用“S”型中弧线新型翼型,提出了一种以工作轮效率最高为目标,环量梯度为控制度量,同时考虑到各种气动约束的最优控制优化模型,并用该优化方法设计了变功流型的双向轴流风机,设计效率与试验值一致,比常规等环量流型效率高4%左右,较老式木材干燥风机的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表明本优化方法合理可行。该型风机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前言在同质细毛杂种羊的基础上培育半细毛羊,乃通过育成杂交引入半细毛羊血液,所期望的杂交效果,从羊毛品质来讲,中心环节在于提高毛长、改善细度、增大纤维直径以及提高净毛率等。此外就是肉用性能相应的有所提高,表现在体重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率和屠宰率较高等诸方面。因此,就上列基本经济性状的变异,剖析不同杂交组合的效果是本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分析我省主要育种场——威宁种羊场贵州半细毛羊基础群生产性能、清理种羊系谱以及后裔测验等入手,在排除了用系祖建系法建立单系的可能后,根据基础群生产水平较高、较整齐,以及主配理想型种公羊分别来自考力代、罗姆尼和林肯羊三个良种半细毛羊血统的实际情况,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探索建立了体重、毛量、毛长等主要生产性能水平均大大高于本品种育种指标要求的群系。通过多年的选择与培育,并经用群系种公羊改造异地非理想型杂种羊试验获得良好的改良效果以及调往饲养条件较好的独山草种场进行培育试验、其主要生产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与发挥的结果,均验证了本群系具有遗传性稳定、生长发育较快、生产性能较高等可贵的育种品质。从我省半细毛羊育种实际出发,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群系,并同时有目的地注意吸收多个良种半细毛羊品种、特别是长毛种林肯羊的优良品质,使之在群体水平上得到发挥与利用,是本研究的重要特点。为我省绵羊育种工作在自群繁育阶段探索开展品系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威宁种羊场1954——1981年考力代羊育种的过程和经验。引入初期由于对半细毛羊缺乏认识,措施不力等原因,致使羊群品质退化,生产性能下降,至1972年仅存成年母羊61只,面临绝种的危险。1973年根据全国区域规划,明确了我省发展半细毛羊的育种方向,拟定了等级鉴定试行标准,采取了加强饲养管理,更新血液,系统选育等相应措施,羊群逐渐得到了恢复,到1981年发展到600余只,品质有了显著提高,各项生产性能接近辽宁省小东种畜场的水平,成为我省宝贵的种源。本文肯定了近十年来考力代羊育种的新成就和今后的展望,认为:考力代羊经过20多年的风土驯化,形成了能适应贵州山地放牧条件,已具一定生产性能的新类群,但育种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性能尚未充分显示出来;根据多年的实践,就贵州山区放牧饲养条件和目前的管理水平来看,适宜发展体格中等,有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半细毛羊,在当前或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具备发展体格较大的重型半细毛羊。本文分析了当前考力代羊产羔率偏低和羊毛偏短偏细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培育双胎公羔作种,母羊留种面过大,降低了对毛长和细度的选择强度;提出今后必须注意选留双羔作种,进行导入适量长毛种血液的试验和淘汰偏短偏细的个体,争取在产羔率和毛长细度的改善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威宁县是全省绵羊的主要产区,绵羊约占全省的一半。1973年明确培育贵州半细毛羊后,1974~1979年通过考察威宁县种羊场、社办雪山牧场、甘家院牧场和黑石公社水平大队羊群,引用考力代羊、罗姆尼羊同细毛杂种羊进行育成杂交的结果: 1.考细杂二岁母羊体重36.62公斤,比细杂稍小,差异不显著;剪毛量3.67公斤,净毛率58.27%,剪毛量低于细杂,差异显著;净毛量2.14公斤,不低于细杂;毛长9.24厘米,比细杂增长21.9%,差异显著;细度在58支以下的占62.5%,主体细度58~60支,比细杂增粗一个品级支数。在农村社队饲养条件下亦得到类似的结果。 2.考考细杂二岁母羊体重36.56公斤,毛量3.66公斤,净毛率62.65%,毛长9.69厘米,与考细杂无显著差异;细度在58支以下的个体占到83.33%,主体细度56~58支,比考细杂又增粗一个品级支数。但在农村社队上列各项指标均低于考细杂。 3.罗细杂二岁母羊体重40.31公斤,剪毛量2.96公斤,净毛率59.19%,毛长8.57厘米,细度在58支纱以下的占76.32%,主体细度56~60支,以58支为中心。与细杂比较体重增大,毛量减少,毛长增加,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细度有明显的增粗。与考细杂比较体重亦大,毛量减少,毛长较短,其差异亦非常显著。细度分布较考细杂好,58支以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出现少数50支的个体。 4.罗罗细杂二岁母羊体重39.00公斤,剪毛量2.92公斤,净毛率58.64%,毛长8.67厘米,细度在58支以下的个体占88.89%,主体细度56~58支。与罗细杂比较,体重稍小,剪毛量略有增加,毛长亦稍有提高,但差异都不显著,细度分布有进一步改善,58支以下的个体又有增加。与考考细杂比较,体重大,毛量少,毛长稍短,但差异亦不够显著,细度分布有一定的改善,58支以下的个体较多。 5.考力代羊和罗姆尼羊与细毛杂种羊杂交的一代,毛长、细度都有明显的改变,从提高毛长,加粗纤维直径来讲效果显著。体重和毛量的变异,因父本不同而异。罗细杂体重大,差异显著,考细杂体重稍小差异不显著。净毛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剪毛量低于细杂,差异显著。净毛量考细杂略高于细杂,罗细杂则低于细杂。两个品种的杂交二代,细度分布又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6.从考细杂、考考细杂组合选理想羊横交的结果,一世代一岁母羊生产性能:体重30.75±0.85公斤,剪毛量3.07±0.18公斤,毛长10.59±0.35厘米,细度在58支以下的个体占50%,体侧羊毛纤维直径26.30±2.02微米。与同龄同期考考细杂比较,无明显差异,并达到贵州半细毛羊育种指标要求。但在社队当前饲养条件下,一世代一岁羊的生产性能与育种指标要求尚有相当的距离,乃饲养水平的差异所致。因此必须把改变生产的基本条件当着头等大事来抓,从合理利用草坡,贮备充足的冬草入手,大种优质牧草,块根饲料,努力提高羊群的饲养水平,切实地为培育贵州半细毛羊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