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林业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全面停伐背景下, 实现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迫在眉睫。文中测算、对比和评价2003—2014年全国及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 以期掌握重点国有林区近年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得到以下结论:1)重点国有林区各森工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普遍较慢, 同一林区不同产业的增速差异化不显著; 2)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方向总体合理, 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趋势有助于实现林区产业效率均衡与结构稳定; 3)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整体低于全国水平。根据研究结论, 从巩固非林替代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注重制度配套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支撑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8~2018年黑龙江省国有林业产业数据,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专业化水平等4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国有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体概述和分析。借助产业贡献度指标测算国有林业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并基于三次产业构成进一步对国有林业产业贡献度进行了结构性动态评价。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业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呈现稳步上升的特征,第一产业表现突出,第二、三产业呈小幅下降、小幅上升的反向变动特征。基于结果分析,从产业自身发展和持续推进多种经营产业转型两个方面提出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特许经营制度是世界各国有效实践国家公园综合管理的重要工具。文中介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以及我国三江源、大熊猫、普达措、武夷山、神农架等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政策及实践,归纳国内外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设计和实施经验;以我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个案,分析其开展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国内外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实践的几点启示,包括采取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特许经营组织模式、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许经营项目清单、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是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一次挑战。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研究背景,首先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概述;其次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对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并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国林产品贸易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新策略,旨在推动中国林产品贸易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依据黑龙江省175家典型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实证分析了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因素、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构成了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因素体系,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对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效应分别为0.93、0.82、0.76;产业转型具有中介变量特征,是推动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载体;政策扶持、技术创新,是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组合,可实现"1+12"的实践成效;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对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作用各有侧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高等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筑新型育人格局的宏观背景下,积极探究以“林业政策学”课程为示范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首先,开展“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将“以林业政策理论讲授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基础,以林业政策解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林业政策评价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以生态文明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课外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以“灌输与渗透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结合”为特征的建设思路,以及“坚持全面育人的核心理念,从社会实践、思想传承、生态文明教育等3个层面同步展开,以强化师德风范、坚持政治导向、倡导专业伦理和学习伦理、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建设规划。其次,开展“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优势,建立“双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全面育人核心目标的实现;通过搭建思政元素饱满的翻转课堂,将全面育人理念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外到内的思政育人;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按照“思变、融合、实践”的总体逻辑,从理论论证到组织安排再到实践落实,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最后,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视角出发,借鉴“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学科层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5个可行模式,即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8.
区域融合发展是市场化开放型经济的必然产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有林区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后,东北国有"林区"的内涵逐渐向国有"林"演变和回归,这种内涵上的变化也成为林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的一个关键变量,并客观上形成了林区与地方之间融合发展的积极条件。东北国有林区与地方之间的融合发展以一体化规划、协同性发展为原则,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打破林区与地方生产要素、制度要素、文化要素、管理要素等多重边界为基本前提。积极探寻东北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适应后改革时期持续深化国有林区定位布局常态,对国家生态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业生态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呈现灰色系统“信息不完全”的典型关系特征,对优化工程决策、强化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改进工程绩效等形成严峻挑战。文中以我国天保工程为例,基于对投入产出体系灰色特征的理论解析,利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学工具分别构建天保工程投入产出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效益互动模型,得到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验证资源经营变量在投入产出体系里的中介效应,探明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总体实现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白化目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国有林业和国有林区改革是中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也是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及生态建设转型背景下寻求林区社会福利即民生福祉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文中通过构建国有林业改革与国有林区社会福利变迁的时间框架,以国有林业体制机制重大调整作为林区福利变迁的研究视角,提出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处于剩余型福利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处于采伐限额下的工业成就型福利阶段,1998-2014年处于生态建设转型中的制度型福利阶段,2014年至今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下从制度型福利向发展型福利转变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林区不同福利类型的基本布局和给付特征。伴随国有林区改革深化,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林区社会支出与经济增长包容性并存的发展型福利给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