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林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林木种植方面,人们也逐渐加强了对林木病虫害的重视程度,致力于减少林木病虫害。本文将从我国林木病虫害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为主线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期望能够为林木病虫害的发生以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天脊集团环保能源管理部召开7月份环保能源例会暨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专项行动动员会。会议对上半年环保节能工作进行总结点评,部署安排下半年环保节能各项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环保能源管理部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对照清单、  相似文献   
3.
4.
指出了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极具特色,有丰富的历史宗教文化,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火石寨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评价,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潜力,指出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在增产、提质、加工和市场四个领域,前景较好,潜力巨大。我国经济林产业现在迎来了发展机遇,经济林的产业建设已经进入了持续、良好以及健康发展的阶段。在上述背景下,只有抓住我国的经济林发展的各种机遇,充分发挥其潜力,才能为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退耕还林典型区宁夏彭阳县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与地信软件,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计算彭阳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中后3期(2000、2008、2014年)的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模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侵蚀强度分级,结合转移矩阵、地形位分布指数、灰度关联分析对侵蚀量与侵蚀强度进行分析研究,以考察退耕还林情境下土壤侵蚀的变化。结果表明:(1)彭阳县2000年土壤侵蚀量为65.47 t/(hm~2·年),属于强烈侵蚀;2008年为119.04 t/(hm~2·年),属于极强烈侵蚀;2014年为84.99 t/(hm~2·年),属于极强烈侵蚀,相比2008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后期的2014年土壤侵蚀情况得到控制。(2)不同的地质地貌环境下土壤侵蚀状况不同,黄土丘陵沟壑区相比土石质山区更容易发生侵蚀。(3)从侵蚀强度转移情况来看,2000—2008年向上转移为主要趋势,2008—2014年为向下转移趋势,2008年为侵蚀情况最为严重的一年。(4)从土壤侵蚀强度的坡度分布来看,在较强侵蚀条件下,大于35°的区域侵蚀发生主要是坡度提高导致,而25°以下区域主要是林草地与耕地变化导致了侵蚀强度的变化。(5)通过对人为作用影响最大的地类与退耕还林还草导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地类变化对彭阳县3期土壤侵蚀作用最大。因此,退耕还林(草)工程引起的地类变化导致了彭阳县土壤侵蚀情况的变化。今后退耕还林工程须要巩固上一阶段的工程成果,同时重点解决不同流域区域、坡度上的土壤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石嘴山地区漫灌、喷灌、滴灌农田分别采集0~20、21~40、41~60、61~80、81~10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3种灌溉方式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漫灌和喷灌下不同土层盐分质量比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喷灌下表层土壤脱盐和下层土壤积盐现象明显,滴灌下土壤盐分表聚现象明显。(2)石嘴山地区(除平罗县外)现有耕地发生不同程度盐渍化的面积为542.47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2.33%,根据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漫灌下土壤无盐渍化,喷灌、滴灌下土壤均为轻度盐渍化。(3)喷灌和滴灌对土壤中阴、阳离子质量比的影响明显,漫灌基本无影响,其中SO42-、Na+质量比受灌溉方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和评价了银川市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银川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三、二、一"结构变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第一产业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增速较大,重工业、建筑业比例上升明显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全市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属于中等,保持在2.5~3.5之间,但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是需要调整;3三次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明显,第二产业远大于第一、三产业,第一产业中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的结构形势,不利于生态环境指数的降低,第二产业中建筑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对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负态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