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温室茄子应用熊蜂授粉、人工蘸花授粉和空白对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组的座果数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7.84%和33.32%,产量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93%和41.98%,果实含糖量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33%和21.16%,而且,熊蜂组的果实大而充实,商品性较好.说明利用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不仅能够促进座果,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渝椒12辣椒具有早熟、丰产、较耐贮运的特点,因此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实时播种、育苗、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对于均衡供应市场、提高产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海拔200—400m的山地上,在不影响黄瓜产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黄瓜架材套种一茬菜豆,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山地蔬菜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促进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振兴山区经济,实现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浙江省新昌县立足山区实际,充分发挥山区独特的气候优势,把高山茭白作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使之成为该县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该县自1998年以来,在海拔400m左右的山区台地区域发展高山茭白,使单季茭孕茭时间比平原提早1个月以上,产品享誉省内外的上海、武汉、杭州、宁波、绍兴等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养分与化学计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定量评价各影响因子对其的解释程度,阐明群落演替与土壤性状演变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旨在为该区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本群落、灌木灌丛群落、乔林群落和顶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等演替阶段为研究对象,每个演替阶段各设置3个固定样地,样地内根据不同小生境随机布设12个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结果研究区土壤的SOC、TN、TP和TK含量均值分别为54.72、4.67、0.73和8.53 g/kg,且SOC、TP和TN含量相互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C:N、C:P、C:K、N:P、N:K和P:K分别为11.95、79.16、6.50、6.64、0.550 1和0.085 2;从变异系数来看,除TK含量和C:N属弱变异性以外,其余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均属中等变异性。随植被的正向演替,不同演替阶段的SOC、TN和TP含量基本上均呈上升趋势,而TK含量则呈倒“V”字型变化,表现为:乔林阶段 > 顶极阶段 > 灌木灌丛阶段 > 草本阶段;各演替阶段不同土层深度的SOC、TN和TP含量均表现为0 ~ 10 cm要高于10 ~ 20 cm,而TK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土壤化学计量特征随演替的进展其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在土壤剖面层次上,各演替阶段除C:N不同土层深度间无显著差异以外,其余也均表现为0 ~ 10 cm要高于10 ~ 20 cm。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层深度和群落演替是调控该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素,对其解释程度分别为32.82%和32.19%。结论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氮、磷养分含量丰富,植物生长受氮(或磷)素限制的原因可能是土壤养分含量的有效性偏低所致;减少人为干扰、加之适当的保护,促进群落的正向演替,提高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研究初步揭示了众多影响因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的解释程度,对喀斯特森林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为攻克"红颊"草莓的育苗难关以及为其育苗提供基础性技术措施,探索了"红颊"草莓秧苗生长的生理特点,结果表明,应适当提早定植母本育苗,促进早发长好苗,并加强药剂防治,确保子苗健壮成长。  相似文献   
8.
文君 《国土绿化》2008,(2):51-51
山西省晋城市共有各类古树名木400多株。为切实保护好这些“绿色活化石”,晋城市人民政府近日出台《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为当地古树名木挂上了一道“护身符”。  相似文献   
9.
森工企业的区域经济是针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客观实际而确定的,根据区域经济的原则,结合森工现状,提出建立10个经济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新疆南部棉花高产的主要因子,准确获取区域尺度土壤剖面盐分信息。【方法】以南疆阿拉尔垦区为研究区,以田间尺度采集的30个不同盐渍化程度棉田的540个样点的0~0.375、0~0.750、0~1.000 m的土壤剖面电导率数据和对应的电磁感应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分别构建了田间尺度和区域尺度的土壤剖面电导率的电磁感应反演模型,并采用缩减建模样本量方法进一步检验了区域尺度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建模方法的田间尺度模型R2在0.88~0.95,而对应的区域尺度模型R2在0.34~0.53。基于随机森林(RF)、神经网络(NN)和支持向量机(SVM)非线性建模方法构建的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区域尺度电磁感应反演模型R2在0.60~0.85,其中RF模型的精度最高。0~0.375、0~0.750、0~1.000 m土壤剖面电导率的RF反演模型R2分别为0.80、0.85和0.84,相较于线性建模方法的区域尺度模型精度有明显的提高。RF区域尺度模型的样本数量由540个缩减到240个,模型精度没有明显变化,表明采用区域尺度模型,可大幅度降低土壤剖面样本采集数量,从而可显著提高采样效率和降低采样成本。【结论】区域尺度下构建土壤剖面电导率反演模型时,随机森林建模方法效果较优,模型预测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