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枕鹤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枕鹤(GRUSV IPIO)羽毛青灰,红面,体型健美优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对白枕鹤类的人工授精、孵化、育雏以及冷冻精液技术的研究,可促进人工饲养条件下鹤类的增殖和种群的繁衍。本研究采用Beltsville稀释液做为基础液,4—6%DMSO做为冷冻保护剂,按常规冷冻法冻精配种受胎率达40%,此项研究填补了我国在鹤类精液冷冻技术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9种鹤类DNA条形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9种鹤类的DNA条形码,采用DNA条形码鸟类通用引物扩增中国4种鹤类(22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从GenBank及BOLD Systems下载13条鹤类的COI基因序列,对35条COI序列进行分析,构建NJ树和MP树,探讨DNA条形码对鹤类的识别和鉴定。结果显示,丹顶鹤群体中,除D1和B18号个体外,均被归为同一类群;白鹤群体中,编号为AY567881的个体与黑鹤划为同一类群;其余鹤类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同。由于丹顶鹤样本均取自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所以是同一物种或是近缘物种杂交的可能性最大;白鹤较大的种内差异则可能是地理位置或是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3.
丹顶鹤的捕捉与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顶鹤的捕捉与运输是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正确的捕捉和运输方法,可以提高人工授精等相关工作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丹顶鹤造成的伤害。介绍了丹顶鹤捕捉与运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笼养丹顶鹤在越冬期对寒冷地区的适应性, 2014年11—12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沈阳森林动物园鹤基地的8对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进行昼间行为的研究和领域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越冬期雌雄丹顶鹤昼间对采食区、运动场、遮阴棚的利用存在一定差异,雌性丹顶鹤在雪前、雪中和雪后采食行为有极差异显著(P<001),雪前和雪中张望和采食行为差异显著(P<005)。雪中和雪后除张望和采食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他行为均不显著;雄性丹顶鹤雪前和雪中游走、警戒、休息行为差异显著(P<005),雪中和雪后理羽、游走和张望差异极显著(P<001),雪前和雪后休息行为差异显著(P<005)。笼养雌雄性丹顶鹤在北方高纬度地区越冬期分别采用不同的行为对策来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5.
1994~1996年经连续3 a对丹顶鹤换羽与产卵关系的观察研究表明,在沈阳地区产卵期为4月初至6月中旬,最晚可到7月初;其中产受精卵时间是从4月初至5月末(45~49 d).丹顶鹤换羽前受精率较高(70%~100%),换羽后受精率低或基本不受精.  相似文献   
6.
人工饲养条件下丹顶鹤鸣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宋艳珠 《野生动物》2000,21(4):15-16
国内目前关于鸟类鸣声的研究多为雀形目和非雀形目,但关于鹤形目的鸣声分析与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常规的语图分析基础上,于1998年对沈阳动物园人工饲养繁殖的成年丹顶鹤及雏鸟不同声行为和鸣声进行多参数的定量分析,为鸟类的声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或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光滑念珠菌分离及对禽类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野生动物园3只病死丹顶鹤心、肝、脾及小肠粘膜,首次分离到光滑念珠菌。经实验研究确定其为丹顶鹤致死病原。将其种于鸡、鸭、小鼠,被接种动物均有较一致的眼观病变和显微组织学病理变化。其病变与丹顶鹤原发病变相符。说明该菌对禽 类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